揭秘全新“杀洋盘” ,它可不是“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这么简单丨百日行动

“杀猪盘”大家耳熟能详

但“杀洋盘”你听说过吗?

近期

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又出现了新变种

诈骗分子开始瞄准外国人

假扮白富美、高富帅

利用翻译软件和外国网友聊天“交友”

获取被害人信任后骗取钱财

       近日,清远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案例成果,包括成功打掉“杀洋盘”类电诈窝点9个,打掉犯罪团伙5个,成功抓获涉诈嫌疑人73人,查获扣押作案工具一批。系列行动不仅净化了电诈生存土壤,也彻底打击了这类跨国诈骗团伙的嚣张气焰。


反诈意识偏低的外国人成为狩猎对象

       在过去的电诈案件中,通常是由藏匿在境外的违法分子,通过电信网络,对国内的对象实施诈骗。而在最新出现的“杀洋盘”中,诈骗对象却瞄准境外。


   “这种变化,说明国内群众反诈意识增强,违法分子只能重新调整策略,将狩猎对象瞄准反诈意识偏低的外国人。”在近期破获的多起“杀洋盘”案件中,所采用的套路也是国内多次曝光和科普的“恋爱交友”“理财投资”等类型。


       其中,违法分子在网络平台将自己包装成“美女人设”,通过境外聊天软件大量添加外国网友,利用翻译软件和受害者网上聊天、恋爱交友。在赢取受害者的信任后,再以一些投资、理财等平台网站指导受害人进行投资,前期给予一定蝇头小利,随着受害人在平台上投资的金额越来越大的时候,后期平台网站关闭取现功能,将受害人资金全部卷走,达成诈骗目的。


       新特点、新类型也给案件侦破提出了新挑战。尤其是由于语言、文化、时差等问题以及受害人的不配合,让整合证据采集工作极为困难。“受害人一般半夜在线,且对中国警察不信任不理睬。”据办案人员介绍,经过多次耐心解释和半夜远程视频聊天,终于按照相关要求提交了报案材料。


藏匿在别墅里的诈骗团伙

      今年5月,一个“杀洋盘”诈骗团伙流窜至清远市清城区,并藏匿在一幢独栋别墅里面展开相关诈骗活动。期间,清远公安发现这一情况并逐步摸清作案手法。


      据调查,这个“杀洋盘”诈骗团伙自2021年底运作以来,在北京、广州等地流窜作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通常选择隐匿在高级写字楼或者别墅区里面,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团伙成员多为18-30岁之间的年轻人,且多在晚上和半夜活动”。据抓捕现场画面显示,这栋神秘的别墅中,一楼和二楼为平常起居活动的地方,三楼布置如一个网吧,现场密密麻麻摆放了十多台电脑和数十台手机。电脑和手机上登录了大量的国外聊天软件账号,账号头像清一色为年轻貌美的女性。


      经初步查明,该诈骗团伙分工明确,有老板负责出资,有经理负责管理,有组长负责带领组员实施诈骗活动。其中,管理层人员曾从事拍摄反诈影视作品,对诈骗手段和模式颇为了解。此外,别墅内作案现场还发现一些讲解刑法条文和罪名分析的书籍,意味着诈骗团伙除了在精进诈骗手段外,也在提升相关法律知识储备。


     经过层层击破,清远公安成功打掉这个以外国人为目标的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十四人。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办理中。


如何识别藏匿在身边的诈骗团伙?

      随着电诈手段的不断变化,高级写字楼、高档别墅区内也可能成为诈骗团伙实施诈骗的现场。“这一次是外国人,下一次有可能就是咱们自己人。”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在不断提升“反诈抗体”的同时,更要擦亮眼睛,协助公安机关揪出藏匿在身边的诈骗团伙,净化电诈生存土壤。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喜欢藏匿于老式写字楼、居民区、城乡结合部安置区和某些管理不规范的小区内,大多是采用租房的形式盘踞,需要依靠网络资源,一般用电需求量较大,晚上作案的时间较多,并多数是封闭办公,从外部看,大门时常紧锁且窗帘紧闭;内部房屋装饰简单且比较杂乱,基本上都安装高速网络或多条网线,并拥有多部电话或多台电脑、多张银行卡等,诈骗分子看见陌生人普遍容易紧张,不与他人过多接触,更不让他人进入窝点,警惕性高。


     清远公安提醒广大市民群众,请大家擦亮眼睛,当您发现身边有这类可疑场所或人员时,切勿擅自冲入诈骗窝点或冲撞诈骗分子,以免惊动诈骗分子而威胁人身安全,请立即拨打110向警方提供线索,检举、揭发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警方将对举报人予以奖励,并对举报人身份予以严格保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