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这个新展阐述中国共产党固本强基筑堡垒百年历程

12.jpg

今天,作为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重磅活动之一,《固本强基筑堡垒——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百年历程展》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发展的历史沿革为线索,以图文形式展现了党的支部建设对于党自身发展壮大,对于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展览,可以看到1920年代末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今天仍然适用;可以看到在种种考验面前,党支部始终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可以看到流动党支部、楼宇党建、网上“红色根据地”等支部形式的不断创新,体现着党的基层组织勃发的生机,与顺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在上海深入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的今天,如何加快形成为基层赋权、减负、增能的强大合力,如何构建好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这个所涉历史跨度长达101年的展览,具有启示意义。

5.jpg

6.jpg

重视党支部建设,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时代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本次展览分为“党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支部建在连上”“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党支部建设在探索中前行”“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和“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六个篇章,包含了从1921年至今,涉及党支部建设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党史会议,以及党的领导人关于支部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论述等。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无论处于哪个历史阶段、面对何种风险挑战,抓基层、强基础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早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特别是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时,大会指出:“组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决定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帮助国民党发展组织转向自身组织建设,将党的组织建设重点从地方组织建设转移到支部建设上来。大会对党章作了修改,将党的基层组织由小组改为支部,并对党支部的设置原则、职责任务及活动方式作出了具体规定,初步奠定了党的支部制度基础。

自中共四大将“支部”确立为党的基本组织以来,党的组织迅速发展:1925年初中共四大召开时党员共有994人,年底增长到了1万人。到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党员人数已近6万。同时,对党支部建设的不断探索,也改善和加强了基层组织工作,党领导革命群众运动的能力得到加强,成功实现了从宣传小团体到群众性政党的伟大跨越。

8.jpg

9.jpg

五卅运动之前,党的组织分布在少数中心城市和工业区。随着运动向全国推进,党组织派出许多党员到内地和边远地区,在不少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了党的组织,如云南、广西、安徽、福建。1925年6月中旬,毛泽东在自家阁楼上主持了4人入党仪式,宣布成立中共韶山特别支部,这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

中国共产党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支部建设理论,使党支部在党的发展壮大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为接近群众、领导群众,把党的基础真正建立在支部上面,会议提出了“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基层政治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思想,探索形成了“支部建在连上”等重要经验,有力推动了党的支部建设——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湖南组织秋收起义。9月29日,在起义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对部队进行改编,将支部建在团上改为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团、营建立党委,全军由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三湾改编开始确立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从组织上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毛泽东后来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根据中央的指示信,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八个决议案,将“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为建党建军的一条重要原则,为中国共产党实现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找到了有效的抓手。

1932年,在江西省兴国模范县区的各项建设中,支部书记发挥了有力的领导作用。兴国县鼎龙区在秋收秋耕中,以村为单位,组织了劳动互助社和秋收突击队与冲锋队。兴国县在推销公债上,发挥党团员的带头作用,开展党员的竞赛推销,带动群众争先恐后地推销,形成党内外推销公债的热潮。

10.jpg

11.jpg

在全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共产党取得合法政治地位,党员队伍迅速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支部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支部工作,各地党支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党的支部建设理论也逐步趋于成熟。在保卫行动中、在春耕中,甚至在监狱里,支部都成为了坚强的战斗堡垒。

1939年,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发表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与《支部》两篇文章。在《支部》一文中,陈云着重就支部的地位、设置原则、主要任务等支部工作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要从团结群众、征收党员、教育党员、领导各项工作四个方面切实发挥“核心的堡垒的作用”。

1943年,延安县川口区六乡的好义沟村共有党员16名,编为3个小组,在春耕运动中,完成大部分任务并超过计划。原因正是在于支部起了积极的组织、协调和带头作用:由村支书、组织干事担任总领导,担负督促责任,小组长每隔5天检查一次,10天左右召开一次小组会通报情况,根据党员的能力高低分别负责帮助4至5户或1至2户群众。

14.jpg

13.jpg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刘少奇在大会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党的基础组织,一般称为党的支部”,“在一个工厂、矿山、农村、企业、街道、机关和学校中,不论党员有多少人,从三个党员起,到几千个党员止,都只成立一个统一的党的组织,成为党的基础组织,成为党在这个工厂、矿山、机关和学校等等群众中的战斗的堡垒”。

解放前,在上海提篮桥监狱,中共党员赵英盛等人坚持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地下党支部,团结广大看守、职员,秘密开展工作,对监狱当局克扣囚粮、欺压员警、虐待犯人等行为开展合法的或秘密的斗争,为狱中关押的革命同志提供生活照顾。

1949年5月25日,在人民解放军从四川路桥由南往北进攻时,中共上海邮局总支部和“上海邮电员工联合会”带领党员和会员保护了邮政大楼,成功劝降了国民党青年军的连、营长。而海南路敌空军供应司令部地下党支部,也利用司令部机关大楼里敌警卫连外调之机,发动进步官兵组织自卫队占领大楼,升起了“苏州河北的第一面红旗”。

15.jpg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共产党所处地位、工作环境、工作重心等都发生深刻改变;同时,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也带来了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具体实践和理论认识两个层面,对包括党支部在内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展开新的探索,推动党支部覆盖面不断延伸,党员质量和党的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党支部在我国各项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也日益显现。

1955年11月2日,河南省信阳县学堂乡依靠支部领导群众巩固和建立农业合作社,不仅做好了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支部的战斗力。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一次用“党的基层组织”取代了以往使用的“党的基本组织”和“党的基础组织”两个概念,更能反映基层党组织的本质特征和地位作用。八大党章对党的支部建设作了比较系统的规定,将基层组织的一般任务扩大为八项任务,反映了执政党地位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党支部提出的新要求。

1963年8月,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遭受特大洪灾。中共大寨大队支部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艰苦奋斗,把贫瘠的山坡地修成水平梯田,成就了“农业学大寨”。

16.jpg

17.jpg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扩大党支部覆盖领域,调整加强党支部制度建设,使党支部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984年4月,南丰针织厂党支部正式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被赞誉为“闽南的第一枝报春花”。

1985年,全国第一个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日本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

1990年8月,“莱西会议”召开,总结和推广了莱西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经验,从理论、政策和制度上确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995年1月,全国第一个跨省流动党组织——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驻沪流动党支部在上海市虹口区成立,率先在全市实行外省市在沪流动党员“双重管理”,从此天台县流动党员有了自己的“新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和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使得党的建设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1994年9月,中共中央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提出了“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用改革精神解决新问题、严肃党内纪律、立足经常性工作”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方针,作出了以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布局。

1999年6月14日,全国第一个楼宇联合党支部——上海浦东嘉兴大厦联合党支部成立,作为一个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党组织,实现了党的工作在楼宇内的有效覆盖。

2019年5月28日,虹桥新意城创设的全市首家楼宇党建孵化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楼宇党建孵化的样本。

2010年,中共井冈山市委创建了“互联网上的红色根据地”,为各级党组织提供了一个能同时满足教育管理服务需要的系统平台。

18.jpg

19.jpg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要求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使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01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总体要求,强调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整体合力。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北省永清县龙虎庄乡前店村党支部为了方便解决留守及困难老人平时吃饭难题,建立了便民大食堂。

2017年6月建立的桂黔两省(区)乌英屯联合党支部在乌英苗寨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带领群众稳步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界定党支部的职责任务,是对党章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及职责任务的具体化,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的基层基础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条例》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

2018年底,“红旗方向盘”行动计划在北京启动并成立滴滴平台首个党员司机流动党支部,将流动分散的党员司机串联起来。

山东省滨州市尝试把党支部建在小区(片区),把党小组设在楼栋上,建立起了“城区党委——社区党总支——小区(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上下联动和各负其责的组织格局。

20.jpg

21.jpg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党委日均成立135个临时列车乘务党支部,积极开展抢运物资、护送医学专家、服务重点发热旅客、列车消毒等重点工作,成为护航旅客平安出行的“流动堡垒”。

2022年3月,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上海。在大上海保卫战中,上海市委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全市73.4万多名党员响应号召主动向社区报到,成为党员志愿者。无论是90后的“新生力量”,还是70后、80后的“中流砥柱”,乃至临近退休的60后“老当益壮”,大家紧密协作,在居民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参与到小区防疫工作中。

基层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所在、重心所在、支撑所在,要充分认识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根基在基层;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底盘在基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着力点在基层;建设人民城市,落脚点在基层。

当前,上海正在深入总结大上海保卫战的经验,对照中央关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结合上海实际,更好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践行好人民城市理念,构建好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特别是要把加强党建引领与严密组织体系结合起来,把党的领导传导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深化市、区、街镇、居村“四级联动”中实现“同频共振”,不断提升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市委常委、虹口区委书记郭芳参观展览。



  作者:单颖文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