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要注意这个风险!男子被水母蜇伤致严重感染,正确处理这样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游华玲

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近日,广州的吴先生在惠州冲浪期间不慎被水母蜇伤,当时有刺痛,没有明显肿胀及活动受限,当天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予以消肿止痛后症状好转。然而,两天后,吴先生足踝部疼痛却愈发严重,且出现红肿、水疱,局部出现渗液。

随后,吴先生拖着肿胀渗血的右腿前往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三院”)就诊,医生为其清理水母残留触手和坏死组织后,进行抗感染、抗过敏治疗,经过一周多的治疗,吴先生终于顺利出院了。

如不及时处理,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吴先生入院时右足、右踝肿胀、疼痛,皮肤溃疡、流脓,小腿活动受限,不能行走。南医三院足踝外科主任医师黎润光表示:“当时患者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面临感染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一旦侵袭到深筋膜,将导致坏死性筋膜炎,后果不堪设想。”

医疗团队仔细检查患处,将患处水母残留触手和患者腿部坏死组织清理干净,清洗脓液,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局部进行紫外线照射。卧床治疗三天后,患处溃烂开始结痂,肿胀消退许多。

经过一周多的治疗,患者腿部感染得到控制,红肿痛明显好转,创面洁净。

若被水母蜇伤,正确处理这样做

“被海洋动物蜇伤之后不要慌张,首先去除它的触手,防止后续危害。”黎润光介绍,脱离母体的触手能够继续释放刺细胞,因此最好先把皮肤上的残余触手清除掉,再处理伤口,否则有可能在处理伤口的时候,触手受到挤压或刺激会将更多的刺细胞射出。

如果水母的触手依然挂在皮肤上,要试着将其弄下来,或者想办法使其失去活性——做这些的时候要保证伤者不要乱动。有条件的话,戴上手套来移除触手,或者使用厚的衣服、镊子、小木棍等,轻轻地将水母触手从皮肤上分离。

基本的原则是:不能用皮肤直接接触水母的触手,并最低程度减少触手在受伤者皮肤上的移动。

一定要用海水冲洗。接下来用海水冲洗蜇伤的部位,以抑制皮肤上未发射的刺细胞的活性。

一定要记住不要用淡水,否则有相反的效果。任何改变刺细胞内外溶液盐浓度平衡的举动,都可能刺激刺丝囊的射出,并释放更多的毒液,要抑制刺细胞的活性,用醋冲洗也是一个好方法。

刮掉刺细胞。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小刀或者剃须刀、卡片之类的东西,温柔地分离掉皮肤上的刺细胞。

在刮刺细胞之前用剃须泡或者肥皂泡沫进行涂抹效果会更好。刮掉刺细胞之后,重新用醋或盐水溶液涂抹,或者用海水冲洗。

最后让蜇伤部位自然干燥,可以服用一些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或者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以减少瘙痒和肿胀感。后续的处理中,需要每天清洗开放的创口,并涂抹抗生素软膏以防止细菌感染。大多数水母蜇伤的疼痛感在处理之后10分钟内开始消退,24小时内基本消除。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

校对 | 何绮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