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贵大人 | 云端第一课,教学“不断线”

为有效防控疫情,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贵州大学按照上级部门疫情防控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筹备,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于9月5日全面实行线上教学。

提前谋划 有条不紊

自2020年以来,为应对复杂的疫情形势,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贵州大学每学期都会提前制定相关教学预案。

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在贵州大学校领导李建军、宋宝安等的精心部署下,贵州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线上教学紧急预案,协助师生做好开课准备。

此前,学校通过建设贵州省金课、一流本科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等多种课程建设,为线上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学堂在线雨课堂”“超星课程教学平台”,建立网络课程档案、课堂方案,妥善做好教学安排,确保战“疫”时期教学畅通。做好平台“云”端培训,培训教师网络平台授课技能,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通过慕课、配音PPT、录播、视频会议、QQ群等,确保教学任务正常进行,学生“云”端按时上课。

此次,通过线上平台,本学期本科生2735门次、7966班次课程,硕士、博士研究生700多门次(其中10门公共课、130个教学班和600多门专业课)将有序进行。

精细管理 在线服务

为了保证战“疫”时期教学畅通,具体教学任务落实到位,贵州大学教务处建立了“贵州大学教研室工作组群”“贵州大学教务工作群”“贵州大学院长群”等,并依托教师、学生现有的教研室工作群、班级QQ群等发布信息,打造了基于微信群、QQ群的“信息传递-反馈-控制”的微教学管理体系,为顺利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9月3日,教务处督促任课教师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类别和教师自身实际,做好在线教学相关准备工作,制订详细的课程方案报学院备案,指导所有的任课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平台上完成身份绑定,建立网络课程档案、课堂方案,妥善做好教学安排,保证教师和学生可通过课程教学平台布置教学任务和进行教学指导,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同时,完成教学督导人员的身份绑定工作,编写线上督导工作手册,保证督导人员对课程进行督导。

“我们主要通过校院两级督导、分管领导督导、科研室督导、学生助管督导等多线并行的督导方式实现多方式交叉督导,确保线上线下教学无缝连接,保质保量完成教务任务”。教务处处长向嵩说。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瑞东说:“我们的老师或借助学习通平台,或通过QQ在线作业,或通过微信小程序,有效组织学生分组、批改在线作业等,尽力还原线下课堂。努力做到线上教学不减效,充分保证了在线教学的效果。”

线上教学 云端传情

居家战“疫”期间,老师们认真备课,结合课程特点,对线上教学课程进行改进,穿插视频和动画,图文并茂,活跃了课堂气氛。新闻学专业任睿睿说:“这两天的线上教学活动给我的感觉是很有序的,老师会提前学习线上平台操作,调试好设备,同学们在课堂上也很积极地和老师互动,相比线下同学们没有那么害羞,会更主动地回答问题。”

老师们积极推动“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抗疫精神和爱国精神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我会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同学们正确地面对我们今天遇到的困难,认清今天的国际局势。同时,教导同学们学好英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外国语学院宁梅说。

疫情期间,老师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关注学生健康情况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及时跟进学生学习和研究进展。宁梅说:“线上教学是一个不断接受挑战,不断拓展创新的过程,此次疫情促使我开始学习各种在线教学的方式。”

疫情当前,坚守初心。线上教学,改变的是课堂形式,不变的是立德树人使命;云端学习,改变的是课堂距离,不变的是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希望疫情赶快过去,早日回到正常的课堂上学习。”园艺专业樊海说。

来源:贵州大学新闻网

作者:胡敏敏 潘贤花 罗荣 欧阳琳 张小东

编辑:陈小芝

责任编辑:高秀娟

编审:张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