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二高:深耕细作铸典范

从中考全县3000名以后,到高考全县前200名;高考一、二本分数线下徘徊的500多名“临界生” 通过“补差培优”基本都顺利超过了一、二本分数线;利用节假日,教师们踏遍淅川乡村角落,仅家访一年就有3000多人次……

这只是淅川第二高级中学近两年追求创新办学特色、办成南阳特色名校的一个缩影。

为莘莘学子谋未来,为万千家庭谋幸福。今年,淅川二高高考再创历史新高,一本进线499人,二本进线1923人,42名同学被“双一流”高校录取,综合位居市级示范高中前列。南阳市委、市政府拟授予淅川二高“集体三等功”,校长孟颖记“个人三等功”。在9月7日召开的淅川县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淅川二高被评为2022年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单位,并奖励600万元。党委书记、校长孟颖被评为淅川县“名校长”。

生源并不占优势的淅川二高,缘何年年缔造奇迹,成就典范呢?

优师强教 共育英才

善学者必有善教者,好学校最核心的资源永远是好教师。

倾一腔热情,育桃李芬芳。一直以来,该校多措并举打造一流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在孟颖校长的带领下,怀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家国情怀,以“深耕细作”之姿埋首杏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里群英荟萃,这里崇尚传承。学校坚持以师德为首,师能为本,着力打造“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全年评出优秀共产党员12名,优秀名师10人,优秀学科带头人10人,优秀教坛新秀10名。成立名师工作室,对年轻教师手把手教导,适时开展“传帮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增强教师队伍整体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里重视教研,这里注重培训。每周每年级每学科教研活动不低于3次,围绕高考命题方向、语文古诗词阅读技巧等,提升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每年至少组织200余名教师出外参加各种培训,去年以来,郑州等地示范性高中到校研学活动20余次。

补差培优 缔造奇迹

孔子曰“有教无类”。淅川二高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用严管博爱书写师者担当,用厚生乐教践行师者追求,用崇德励学点亮学生成长底色,用荣校报国鼓励每个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创造出了教育奇迹。

分数背后有故事,做好“补差培优”这篇文章。挖掘中间临界生的内驱力,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开好“四道会”:表彰会、座谈会、家长会、励志会的同时,任课教师分析临界生基本情况,一人一案,年级统一分配,中层领导分包1~2名临界生,主要负责与学生谈话沟通,心理疏导。每位任课教师集中指导3~4名临界生,带着问题训练规范、技巧、能力。每年都有500多名学生成为“补差培优”受益者,在高考中考入理想的大学。

特色教育 成就典范

厚植德育沃土,勤播文明花种。坚持五育并举,采取家访、线上家长会等,家校共育覆盖全员学生。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堂、国旗下演讲、志愿者活动、诚信考场设置带动学生、感化学生。德育活动月月有载体,开展以感恩、励志、责任、诚信等主题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去年以来,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3次,开展各类谈心谈话活动40余次,培根铸魂,齐心协力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

设置特色教学。注重课堂设置特色。根据生源学生大多都是中等生的情况,注重小语种教学,增设俄语等班。本着“规范、激情”的原则,开设激情宣誓、激情跑操等精细化管理环节,让学生养成自主、自觉的好习惯。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我们相信,辉煌灿烂的明天必定属于拼搏奋进的淅川二高人。

全媒体记者 陈娟 通讯员 全剑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