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动海报 | 古代济南人怎么过中秋?

新黄河记者:徐敏  

因节期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称为“八月半”“拜月节”“团圆节”。这一天的月亮圆润晶亮,也被视为阖家团圆的象征。中秋赏月的习俗自古有之,汉代有“月中有桂树”的传说,南朝称月宫为“桂宫”。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中秋节是非常具有文化意味的节日。“月中有桂树”的传说演变为“吴刚伐桂”的神话,出自唐代济南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的记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树。”段成式把月中桂树的传说演绎成了一个神话故事,月中有五百丈高的桂树,吴刚因为学仙时犯错,被处罚砍伐桂树。

据《济南通史》载,关于月亮的另一个重要传说——嫦娥奔月则是兴起于山东东夷族。《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结合吴刚伐桂的神话可知,包括济南在内的濒临大海的齐人有着丰富的幻想,人类奔向月球的最早遐想,出自东夷人;人类居住月球的记载,出自齐州人。

观月、赏月的习俗兴起于唐代。随着时代的推移,中秋节的节日内涵越来越丰富,各类活动也越来越多,人们在赏月的同时也会屡屡给孩子们讲述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节日风俗内容大增,据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修《济南府志》记载:“望日为中秋节,设牲醴,陈瓜果,做月饼,布筵中庭以祭月,人家馈送,仪动必有月饼、西瓜以为应节时物也。此日浩月满空,碧天如水,相聚宴饮,宾朋欢呼,岁岁以赏月为常也。”中秋节成为全家团聚、观赏明月的隆重节日。

清乾隆年间《历城县志》也有记载:“仲秋月,中秋设果饼,饮月下;戚里馈糕饼瓜果。是月也,木棉始登,妇纺织。”吃月饼是中秋节重要的习俗,月饼又称团圆饼,种类和制式繁多,家家都自制月饼或自备饼馅请糕点铺代做。济南的月饼大小成套,层层累积如宝塔。另外,处于北方喜欢食用面食的济南人家,中秋节晚上家家还会举办家宴,吃象征团圆的水饺。

济南地区过中秋节,还有在家里供奉“兔儿爷”的习俗,祭月的时候同时祭拜。祭月之后便给小孩做玩具,“兔儿爷”人形兔首,身穿战袍,头戴鸡翎,手握大刀或花枪。这个精巧的玩具有拉绳控制,可以活动,是中秋节最受孩童欢迎的玩具。

“明湖秋月”为济南八景之一。每逢秋天,大明湖一湖烟水一轮明月,映照湖面美不可言。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济南赏月的最佳去处,在大明湖的最佳赏月地点当数历下亭和月下亭,历下亭在湖中的小岛上,始建于北魏,今存为清代建筑。月下亭建立于1936年,与历下亭都是邀风赏月的好去处。携全家与友人登上采莲舟,于清风明月间荡舟湖上,把酒临风,品荷赏月,是何等的风雅气概。

“佛山赏菊”亦为济南八景之一,明朝诗人边贡曾用两句诗对千佛山秋景作了高度概括:“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登临千佛山赏菊阁俯瞰泉城中秋夜,别有一番风光。

民国年间,赏月习俗在济南更是深入民间。据1928年《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习俗》载;“中秋月十五日夜,设月饼瓜果于院中以祭月,并集家人于月下肴醵饮以赏月。”

如今,中秋节依然是人们期盼的“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节日。

编辑:周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