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我在岗!高铁站派出所民警的一天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斌 通讯员 王洪岩 闫亚平 徐刚

“进入市区后,一定要按照防疫要求做好自我防护……”

“进站必须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

“沿着这条路往前一直走,就是金水东路了……”

……

9月9日,中秋节前一天,在郑州东站西广场,来往的人流明显增多,大部分人是要赶在节前乘坐高铁回家过节的。

“今年受疫情影响,人流量没往年大,但比平时还是增加不少。”正在西广场巡逻执勤的郑州市公安局郑东分局东站派出所副所长刘翠萍介绍说,为确保每名乘客都能平安回家、安全出行,每到节假日,全所民辅警都会全员在岗,全天候24小时做好巡逻防控等工作。

郑州东站是全国重要的高铁枢纽站,位置重要,客流量大,是治安防控和疫情防控的重要区域。“我们的辖区主要是东站周边区域,大家深知责任重大,因此在工作中也会打起十二分精神。”东站派出所所长杨洋介绍说。

9月9日8时,在派出所参加过早点名后,刘翠萍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就带着一名民警和3民辅警来到东站西广场的警务工作站交接班。东站派出所的巡逻防控分为两班,每一班24小时,除了要参加武装巡逻任务,还要在便民服务车旁接受群众询问及求助,遇到突发紧急情况,还要第一时间处置。

“一天下来跟打仗似的,不过我们习惯了,看着群众能平安出行,我们累点也值。”民辅警们早已适应了这样的节奏,甚至还开玩笑说,一到节假日每天行走步数会翻倍,有利于减肥。

“警察同志,我岁数大了,第一次坐高铁,都需要带啥啊?”9时许,刘翠萍接到一名老人求助。因为老人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行程码,民警就根据他提供的信息和其家人取得联系,在确定其近期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后,又带他去最近的核酸检测点做了核酸检测。“大爷,等核酸结果出来,您就可以购票进站乘车了!”安置好老人,已是10时许,刘翠萍满脸是汗,这期间,她打了近十个电话,除了和老人家人联系,还和辖区办事处及防疫等多部门进行了联系。

“在西广场执勤,接受群众求助是最多的事,有丢失物品的,有补证件的,有问路的,一天最多能接到上百起。”趁着这个间隙,刘翠萍赶紧大口大口喝水,还不忘通过微信给所里通报一下处理结果。

“过一会儿,我们还要在广场周边巡逻,看看周围治安情况。”刘翠萍介绍,在东站区域参加巡逻的有多个警种,包括特警、铁路民警、派出所民警等部门“四警联动”,确保区域全覆盖,防控无死角。

参加完巡逻,已临近中午,广场上人多了起来,前来咨询的群众也多了起来,大部分是问询疫情期间出行政策的。民警们一一解答,还不忘提醒他们也要关注目的地的出行政策,以免给出行造成不便。

为了不耽误群众问询,刘翠萍安排大家轮流吃饭,她是最后一个吃。吃饭过程中,她给儿子打了一个视频电话,检查作业。“孩子爸爸出差在外,我又顾不上太多,只能通过电话督促检查。”刘翠萍说,警察的孩子也得学会适应警察的工作。“我和儿子配合很默契,他非常理解我。”

虽然过了白露,气温有所降低,但每个人回到警务站内吃饭时,都是湿透了衣背。当天14时以后,郑州东站迎来一天当中的客流“高峰”。看着来往匆忙的脚步,刘翠萍和战友们也加快了脚步,还不忘打趣:“这才有点过节的氛围嘛!”

“别扎堆,有序出入,出站的尽快离开,进站的请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证明……”民警们除了提高分贝提醒,还得解答周边群众的问询,有时候一个民警身边能围上四五个乘客。

送走一大波问询的乘客后,他们赶紧拿出杯子拼命补水,有年轻的辅警嫌不过瘾,干脆拿杯子往脸上浇水。也有热心乘客见到民警们的辛苦后,主动送来水和纸巾,还有人送月饼。“那一刻挺感动的,觉得我们的工作被认可了,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不知不觉已经到傍晚时分,大大的月亮已悄然升起在东站上空,刘翠萍和战友们也已在广场上工作了十个小时,而且还在紧张地忙碌着。

19时左右,杨洋带着民警和西广场的战友们汇合,继续开展巡防工作。在对晚间工作进行简单部署后,杨洋笑着对大家说:“今晚咱们全所在西广场上团圆了,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晚上加餐每人一块平安月饼哈!”

很快,大家又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熙攘的人群中,看不清他们的脸,但藏蓝的身影和头顶闪耀的警徽在夜色中却格外显眼。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