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最高法法官会议纪要:不能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又告知当事人就此另行主张权利

日期: 来源:青海普法收集编辑:青海普法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2021年第21次专业法官会议纪要

法律问题

当事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人民法院能否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又告知其就此另行主张权利?

法官会议意见

人民法院不能既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又告知其就此另行主张权利。第一,除依法裁定驳回起诉外,对于当事人已经明确提出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审理并作出实体判决。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其主张,则应判决支持其诉讼请求;如不足以证明其主张,则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当事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应当根据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作出判决。要求当事人就此另行主张权利,本质上属于拒绝裁判。第二,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与告知当事人另行主张权利互相矛盾。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表明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主张的实体权利已经作出了否定性判断,故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即使当事人日后基于新证据而主张权利,由于其诉讼请求依据的仍然是同一事实,也只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申请再审,而非重新起诉。第三,为避免案件久拖不决,人民法院可就事实已经清楚的部分诉讼请求作出先行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根据该规定,人民法院在对当事人提出的多个诉讼请求一并审理的情况下,如果其中一部分诉讼请求涉及的事实已经查明,但整个案件尚不能全部审结时,可以就已经查明的部分事实所对应的诉讼请求作出先行判决,待其他事实查明后再就其他诉讼请求作出后续判决。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先行判决时,不能判决驳回该先行判决未涉及的其他诉讼请求。

附:相关观点

作者:孙长虎;张远金

来源:人民司法(案例)2013年12期,节选自作者文章,原标题:先行判决时不能径直驳回剩余诉讼请求

所谓驳回诉讼请求,是指法院对诉讼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或法律根据的诉讼请求,采取判决的形式予以拒绝的行为。从其定义就可以看出,驳回诉讼请求是指法院对当事人实体请求权的一种否定评价。也就是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但是从一审法院的本意来看,只是认为原告的剩余三项请求因无证据支持,本案均不作处理,原告可待有鉴定结果时另行主张。正常来讲,认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没有证据支持,也就是其主张缺乏事实依据,下一步就应当直接表态否定其诉讼请求。但一审法院却又不愿在该案中对诉讼请求作出处理,认为原告可另行起诉。既然法院无意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作出最终处理,就应当在判决主文中不对诉讼请求表态。但一审法院却选择了一个直接表明其态度的驳回诉讼请求,如此处理,显然与其本意自相矛盾。虽然一审法院本不想对剩余诉讼请求作出实体处理,但在判决主文中却最终又作出了实体处理。

此外,根据诉讼法理论,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可以发生既判力,当事人不得再提起该诉讼请求。对此,有观点认为,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件,当事人如果没有新的证据不能就同一事实再行起诉,反过来讲,就是认为当事人如果有新的证据,才能够就同一事实再行起诉。该观点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作者弄混了驳回诉讼请求和驳回起诉的区别。既判力是指终局判决一旦获得确定,该判决对请求之判断就成为规范今后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准则,当同一事项再度成为问题时,当事人不能对该判断提出争议、不能提出与之相矛盾的主张,法院也不能做出与该判断相矛盾或抵触之判断。所以,只要法院对当事人的某一实体权利作出了判断,当事人即不得再行起诉。请点击指导性案例关注公众号。驳回起诉后,当事人之所以可以在补充相关证据后再行起诉,是因为驳回起诉本身并没有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作出判断,所以可以不受既判力的约束。但驳回诉讼请求不同,由于法院已经对实体权利作出了判断,所以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证据不足的当事人即便补充了相关证据,但由于其诉讼请求依据的仍然是同一事实,所以不能再起诉,而只能申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也是持此种观点。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则明确规定:“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所以,如果一审判决生效,则当事人不得在补充相关证据后再行起诉。虽然一审法院在判决理由里阐明原告可另行起诉,客观上却让当事人不能再行起诉,导致出现了南辕北辙的后果。该做法实质上剥夺了当事人的诉权,因为法院不仅没有给当事人解决实体纠纷,还导致当事人不能再行起诉。

需要注意的是,前述可以要求当事人另行起诉而驳回其要求赔偿后续费用诉讼请求的做法之所以不会剥夺当事人的诉权,主要是因为原告起诉的时候依据的实际上是一个不存在的事实,而待实际发生后再起诉的时候依据的却是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所以,原告在后续费用实际发生后再起诉不属于重复起诉。当然,如果原告没有等到后续费用实际发生就又起诉,那就属于重复起诉。与此不同的是,证据不足的案件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已经发生的事实不会因为时间的经过而发生改变,无论经过多久,都是同一个事实,所以法院判决后当事人不能再行起诉。


来源 :最高院民一庭主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第87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青海普法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阅读

  • 直播执法反制“老赖”直播挑衅,这波操作够给力

  • 日前,因未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义务成为“老赖”被法院曝光,女主播吴某在直播过程中谈论此事时傲慢嚣张且谎话连篇,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快速捕捉相关信息,部署强制执行措施,在被执行
  • 烟台曝光一批食品药品典型案例,涉及蓬莱多家

  • 近日,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曝光了一批食品药品典型案例:烟台顺风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标签虚假的瓶装饮用水案2023年05月23日,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烟台顺风饮用水有限
  • 利川市法院“三全模式”推进判后答疑走深走实

  • 为增进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的理解和支持,2022年以来,利川法院推行判后答疑工作机制,坚持“有疑必答、有惑必解”,将判后答疑作为案件办理“必选项”,助推审执工作提质增效。2023年上
  • 检方支持起诉助力维权,当事人送锦旗致谢!

  •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张金莲 程心草弱势群体权益受到侵害时,检察力量如何助力维权?9月28日,湖北宜昌市西陵区检察院检察官以案说法,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了该院发挥民事支持起
  • 惠州惠阳法院:三起纠纷一朝解!

  • “这些年你也为公司付出了很多,希望我们能好聚好散吧。”9月21日上午,在惠阳法院平潭法庭审判庭上,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当事人在李小芬法官的劝说下圆满解决。这是李小芬法官
  • 警惕!问答式口碑营销或是商家“自导自演”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专项行动中查处的网络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从这些典型案例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领域竞争业态及方式的转变,刷单炒信、虚假交易、口碑营销等网络虚假
  • 财富是“吹”出来的?“特朗普帝国”要崩?!

  • 当地时间26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涉及的商业欺诈案取得进展:受理此案的纽约州法官裁定特朗普及其名下企业通过夸大资产骗取贷款与保险,并吊销了特朗普家族企业在纽约州的多项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打造民族特色共青团品牌

  • 县域共青团改革以来,共青团肃北县委通过主题活动常态化、特色产品项目化、志愿服务精细化,为共青团县域基层组织改革蓄能充电。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民族传承研学品牌。共青团肃北
  • 阳光社区里的他,“看听问析”有技巧

  • 徐汇区凌云街道有个阳光社区,那里的社区民警是位笑容阳光的青年,他的名字叫钱晨,从警7年来,他始终坚守在社区一线,用阳光般的热情温暖每一颗需要帮助的心,扎根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