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开辟绿色通道 4个疫情防控重大应急工程已建成投用【齐心战疫 成都得行】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雷远东 摄影报道

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强行业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9月13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坚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成都市及时梳理、分批确定有序复工重大项目清单,为各区(市)县、各单位突出重点,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项目建设提供支撑。

强化优先保障

建立专班工作机制

据介绍,成都市发改委与经信、商务、交通、邮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协同,建立了行业疫情防控组专班工作机制,坚持做好常态化每日调度。结合各行业特点和防控实际,科学研判各薄弱环节传播风险,加强定期通报,压实防控责任。推动各行业及时制定细分领域务实管用措施,例如工业领域推行“防疫泡泡”模式,科伦药业在成都所有生产线闭环管理高效运转,7个生产厂区均实现满负荷生产,高质高效保障社会医疗需求,通威股份三个基地生产全线开满,预计全年产能突破70GW;各行业“白名单”机制也为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紧跟指挥部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节奏安排和部署要求,以新津区为例,指导重点项目成立综合协调、施工保障和后勤服务3个应急小组,全力保障场内施工、管理人员生产生活,全区统筹成立服务专班,优先解决重点项目困难问题,区域内重点项目恢复建设情况良好。

实施闭环推进

印发“重点建设项目防疫指南”

成都市加强全要素、全流程疫情防控指导,比如李家岩水库、中创新航等175个重点项目探索完善应急方案,加强施工人员、建材物资储备,及时启动闭环建设,有效避免工期损失,较好应对了本轮疫情冲击。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和对上争取,通过网络会议、云上评审、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等方式,推动一批重大城市功能支撑项目取得突破,市域铁路成眉线初设审查和概算批复加快推进,三坝水库、彭州燃气调峰电站等重大项目有望10月开工。

坚持民生优先

4个疫情防控重大应急工程建成投用

华西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天府国际生物城医学检验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立项批复和方案完善,成都健康医学中心一期等11个卫生项目加快建设,天府国际健康服务中心、正兴方舱医院、市公卫中心应急病房、市临床检验中心等4个疫情防控重大应急工程已建成投用。

下一步,成都市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保重点、保民生、分批次”原则,持续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实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