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的样子·我这十年|杨瑞清:乡村教育如此“迷人”,行知路上还能更精彩

  9月9日,刚刚被评为“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杨瑞清,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代表,在北京参加了颁奖仪式。

  他坚守乡村教育41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研究行知教育,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光大陶行知教育思想。

  回忆自己走过的路,尤其是这十年,杨瑞清说,乡村教育如此“迷人”,行知路上还能更精彩。

  一幅壁画 见证扎根乡村教育的初心

  在行知教育集团“侨胞之家”里有一幅题为《锦绣河山》的壁画,是杨瑞清与前任校长黄庆元用一天时间连夜画的,因为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南京召开了一个学术研讨会,专家们要看一所农村学校,五里小学就被选中了,画这幅画就是因为这次的接待活动,也让大家关注到他们致力于乡村教育的这样一个初心。就在这间屋子里,省教育厅、南京市教育局的领导批准了他们希望把五里小学的学校更名为行知小学的申请。所以,这幅壁画成了行知小学的重要见证。

  1981年秋天,从晓庄师范毕业的杨瑞清放弃留在城里或分配至“好学校”的机会,主动求回乡教书,带着一腔热情来到原江浦县偏远地区的村办小学五里小学。学校当时十分简陋,他接手的班级38名学生中有20名留级生。面对“差班”“差生”,土生土长的杨瑞清明白,不是农村孩子笨,而是学习条件差。所以,他暗下决心,从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带着一颗心来”,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改善农村孩子的学习条件,提高农村孩子的学业成绩,我有信心!”他说。

  “我们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我们学校,劳动教育是一块基石。”杨瑞清说,从那时起,他就注重劳动教育。“我们开辟一个小菜园,自制器材办了小气象站,种了一片小树林,后来有茶园、果园、荷花池等,把全面教育的很多要素都聚焦在这上面,让劳动教育有目标任务,有场景,有工具,还有事件,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在杨瑞清看来,道德的成长,智力的开发,美感的升华、身体素质的提升,劳动教育都是非常好的渠道。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了行知小学在育人方面非常重要的道路。学校师生不仅自己受益,后来还把这些乡土资源开放给城市学生,算是乡村教育对城市教育的反哺,也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读好三本书 带好一支队伍

  “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读好三本书:读好实践这本活书,读好生命这本天书,做好行知这本大书。鼓励教师们一起学习,加快成长,让成长的速度大于流动的速度,乡村教育就能有一支好的队伍。”杨瑞请说,从事乡村教育以来,他一直坚持自我提升,以身作则,带领教师员工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一批批教学骨干成长起来。而从这里走出去的骨干教师,往往又能成为学校的资源,学校的骄傲,学校的信心所在。于是,他又总结了一个重要的办学策略叫做“学会联合”。“我们的联合最早是跟村里面叫‘村校联合’,后来有‘城乡联合’,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再后来还有国际联盟,所以你只要有开放办学的理念,就可以整合到无穷无尽的资源,因此乡村教育我们越走越有信心了”。

  勇立潮头 非凡十年硕果累累

  杨瑞清坚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解决问题的现实价值。所以,他一直在行知路上探索创新。

  从1981年尝试开设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到1985年江苏省第一所行知小学诞生,再到1994年创办了江苏省第一家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行知基地”。他始终遵循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办学理念,创造性地通过行知基地培养“小先生”,让孩子们一个个当起了即学即传的乡村教育“小先生”,使每个学生都成了教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纽带。行知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助力乡村振兴,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行知小学是真实发生的场景。

  2015年8月,作为行知幼儿园、行知小学、高旺小学、石桥小学、行知中学、行知基地6个单位的联合体的“南京市行知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其中行知基地大本营占地300亩,有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日常生活实践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名学生住宿;劳动实践区占地40亩;研学实践区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除此之外,行知基地还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整合社区资源,与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国家级农创中心、艺莲苑荷花基地、长江湿地公园以及南京研学资源等形成联合机制,共同接待学生,打造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教育、中华文化开放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平台。基地开发了三农体验暨劳动教育课程、研学实践课程、中华文化开放课程、革命传统教育课程、身心实训课程(生命安全实训、素质拓展、国防教育)、STEM课程等,形成了6大领域20个模块100多项特色化精品化综合化课程体系,受到活动学校和师生的热烈欢迎。

  南京市有上百所学校在行知基地挂牌定点,常年组织学生前来实践,还接待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师生。

  2016年,行知基地荣获中国侨联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18年,行知基地荣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021年,行知基地荣获江苏省教育厅首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优秀基地”,已连续三次在江苏基地综合测评中荣获壹等奖,在南京市基地综合测评中荣获八连冠。2021年,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获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特等奖。其中,22项“行知教育实验”特别具有借鉴性和可推广性。其中的“劳动教育课程”“三农体系课程”等一部分教改课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杨瑞清主持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当代生活场景下的教学做合一新探索》,学以致用的教育对当下的“双减”落实非常有意义。另外,杨瑞清个人还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等十余种荣誉称号。

  心存感激 行知路上还能更精彩

  2022年9月10日教师节,在北京参加完“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活动的杨瑞清表示,获此殊荣,内心充满喜悦和感激。他说:“首先感激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陶行知先生的人生道路、教育思想给了我极大的滋养;其次,感激有一方肥沃的土壤,江苏真是做教育干事业的好地方,学校这么多年得到了太多的真真切切的关键扶持;最后,感激有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真的赶上了一个全面达小康,走向民族复兴的好时代。”

  59岁的杨瑞清认为,最好的感激依然是“成长”。“明年我就到退休年龄了,但是走行知路没有退休,办乡村教育没有退休,我和我的同事们一定会一直继续努力做下去。我坚信,在行知路上还能更精彩!”他说。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李灿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