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测试可能有助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Via:PIXABAY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作者 | Diana Kwon

翻译 | Caroline

审校 | 酷炫脑主创

朗读 | 鸽仔

美工 | Jenny

编辑 | 加薪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成像和脑脊液(CSF)测试的出现将有助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阶段的诊断。

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仍在生长的大脑中的一块分支——眼睛后面的一片组织——形成了视网膜。这使得由几层神经元组成的视网膜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随着证据的积累,人们发现大脑的变化可以在这个区域表现出来。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将视网膜作为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症状的潜在筛查目标。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仅在美国就有大约六百万人受到影响。

最初,临床医生只能通过病人死亡后的大脑解剖来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然而,自21世纪初以来,科学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在症状首次出现前几年就确定该疾病的迹象,并开始研究治疗方法。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成像和脑脊液(CSF)测试的出现将有助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阶段的诊断。

视网膜图解

罗德岛大学的神经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彼得·斯奈德说:"我们检测早期疾病的能力已经有了巨大的飞跃,但这些诊断方法有时候可能十分昂贵,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例如,PET成像需要将放射性示踪剂分子注射到血液中,而脊髓液必须用针插入背部的椎骨之间进行提取。"因此,我们需要更多低成本的筛查工具。这些工具必须是无创的,操作简单,还需要能应用于高危人群的诊断。斯奈德补充说,视网膜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研究点,因为它与脑组织密切相关。或许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患者的瞳孔进行无创检查。

视网膜筛查的一种方法旨在搜索β-淀粉样蛋白的迹象,这种肽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中聚集成破坏性斑块。研究表明,这种蛋白质片段也会在视网膜中积累,而且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证据表明,在症状出现之前,它可能会在那里被检测到。

2014年,明尼苏达大学药物设计中心的罗伯特·文斯和斯瓦提·摩尔首次描述了如何使用一种称为高光谱成像的方法。该方法在许多不同的光波长下捕捉图像,以识别小鼠视网膜中的淀粉样蛋白聚集物(β-淀粉样蛋白的团块)。随后,在疾病的后期阶段,研究人员在动物的大脑中确认了这些团块的存在。自从首次报告这些发现以来,这两位科学家和他们的同事发现,淀粉样蛋白聚集物也可能作为人类眼睛的早期标志物。

此后,该团队将该技术授权给一家加拿大医学成像公司RetiSpec,该公司将该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在高光谱图像中准确定位淀粉样蛋白团块。北美各地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检验这项技术的功效。

去年11月在一次会议上公布的初步试验结果包括108名参与者,他们有可能患上或患有临床前阿尔茨海默氏症或轻度认知障碍,而这些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早期迹象。在将视网膜筛查测试与PET和CSF结果进行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该技术在86%的情况下能正确识别有脑淀粉样蛋白的人,在80%的情况下能正确排除没有这种蛋白的人。多伦多记忆项目的医疗总监、该试验的负责人莎朗·科恩说,这些结果很有希望。他补充说,尽管在将其作为一种被批准的诊断工具推出之前还需要更多的数据,"但我认为这一天会到来。"

其他研究人员也报告了类似的发现。PET扫描显示,对于那些有淀粉样斑块、但没有显示出认知能力下降迹象的人,他们的视网膜中存在淀粉样物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神经科学家罗伯特·里斯曼和他的同事正在进行一项大型的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药物试验。研究人员测量了8名参与者的视网膜淀粉样蛋白,他们现在正在对更多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视网膜筛查。里斯曼说,这些数据可能会阐明视网膜淀粉样蛋白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并显示他们的治疗是否会降低其水平。

Via:science

科学家们也在关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其他视网膜迹象。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说,视网膜厚度与认知能力的某些方面有关。斯奈德的团队一直在研究视网膜解剖结构的渐进性变化,如某些区域的萎缩;初步工作似乎表明与大脑中淀粉样蛋白的堆积有关。斯奈德和他的同事们现在正在寻找这些和其他基于视网膜的生物标志物,如血管的变化,作为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视网膜成像图谱(ARIAS)的纵向试验的一部分。

虽然有多种基于视网膜的诊断方法,但里斯曼说,这些方法在现阶段仍未得到证实。他提醒说,有几个问题尚未解决——包括研究人员检测到的蛋白质聚集物是否真的是淀粉样蛋白。斯奈德指出,科学家们仍在争论识别视网膜中这种物质的最佳方法,而且这些蛋白质团块的成像研究结果有时因机构不同而不同。

然而,科恩说:"虽然不同实验室看法不同,但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淀粉样蛋白沉积在视网膜中,因此这一发现不应该再有争议。"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科学参与高级主管丽贝卡·埃德尔迈尔说,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是让人们走上正确的护理和治疗道路的关键——视网膜成像等工具可以帮助患者和医生完成这一旅程。她补充说,即使视网膜成像的全部潜力尚未确定,"对于这个领域而言,这仍然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

视神经通道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  Barrett-Young A, Ambler A, Cheyne K,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and Ganglion Cell Layer in Middle Age and Cognition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JAMA Ophthalmol. 2022;140(3):262–268. 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21.6082


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心理学类文章,欢迎投稿

投稿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