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竟然是歪的,是施工偏差还是有意为之?

科幻网9月14日讯(秦莹莹) 自古中国建筑讲究坐北朝南。北京的中轴线,就自北及南贯穿故宫,串联多座标志性建筑,被称为“城市脊梁”。北京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轴线。然而,经过测量发现,这条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与子午线有所偏离。

经线,也称为“子午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然而北京中轴线却向逆时针方向斜了一点,经在永定门、地安门和钟楼三点的实际测量与计算,发现中轴线与子午线有2度十几分的夹角。

中轴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修建国都,确立中轴线的位置都是一项最重要的工程。对于中轴,人体工程学认为:宇宙、地球、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轴心”,它是控制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找到了这个轴心,就掌握了揭开万物秘密的钥匙。

北京城的格局就是以中轴线的建立为重。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往北经过正阳门、紫禁城、景山、钟楼、鼓楼,全长大约为7.8公里。以紫禁城为中心,从而成为当时连接南北城的主线。

其实,北京中轴线从元朝营建元大都时就是歪的。明清两代后续在中轴线上修建的故宫、天坛、先农坛等地标建筑,都是基于元朝时的中轴线。关于北京中轴线方向略向西北偏移的原因,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即所谓“独树将军”说。根据清代徐氏铸学斋抄本《析津志》记载,刘秉忠划定的元大都方向,是以元代的丽正门和丽正门外第三桥南的一棵树作为两个坐标点,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线并延伸。而这也是北京中轴线的来历。

第二种说法是元朝不止一座都城,除了位于燕山以南的都城——大都外,在燕山以北还有一座上都。元上都遗址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处在北京正北略偏西一点的位置。若将北京中轴线向北延长270公里,则基本能与元上都连成一线。不过实际上仍有一定的误差,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差了5公里多。

第三种说法是元大都的中轴线本来就是指向正南正北的,但在实际施工时遇到了问题。中轴线的中段部分处在了积水潭的水面之上,无法搭盖建筑,于是施工者采取了让中轴线南段不变,北段西移的权宜之计。

经过历代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北京中轴线上,由43座古建筑组成的宏伟的大建筑群。这也成为北京建筑群的一大特点,如今,即使北京城区远大于古代,中轴线仍然肉眼可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