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患口腔癌去世:从消费者到地方都需戒掉槟榔的“成瘾性”|时评

文/戴先任

近日,曾参加过《快乐男声》的歌手傅松因患口腔癌不幸离世,据了解,其生前曾在社交媒体劝网友远离槟榔。(9月14日羊城晚报) 傅松因患口腔癌不幸离世,据了解,傅松在患口腔癌前,很喜欢嚼食槟榔。傅松去世,是用生命再次给喜欢嚼食槟榔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俗话说:“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这样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吃槟榔对健康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槟榔认定为一级致癌物。专家指出,槟榔干里含有的槟榔碱和槟榔次碱,在咀嚼过程中,可发生亚硝基化,产生亚硝基胺,这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在“槟榔食用大省”湖南,口腔癌的比例也位居全国前列,如在2017年湖南省男性发病前十位癌症构成中,口腔癌位列第七。 槟榔还属于中度上瘾品,这一有害食品对很多食用过的人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成瘾性”是很多人对槟榔欲罢不能的原因。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对槟榔“成瘾”。如槟榔食品在湖南湘潭等一些地方,属于支柱产业,得到某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湘潭县政府在2017年出台意见,称要对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槟榔企业,每推出一个新品种,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而且,槟榔企业近年来还加大了营销力度,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及网络平台,比如在卫视春晚和影视作品中,时常能够看到槟榔品牌的身影。

不过,在2021年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但是,槟榔广告在个别地方仍然可见。 烟草危害众所周知,而槟榔危害却鲜有人知。有害健康的槟榔仍然处于“健康盲区”:如不少消费者缺乏对槟榔危害的基本认识,社会对于槟榔缺乏必要的防范,让这一“上瘾品”能够轻易“抓住”消费者。不能让有害健康的槟榔继续“健步如飞”,要把槟榔拉出“健康盲区”。

对此,有必要像对待烟草、白酒等一样,对槟榔行业予以规范管理,完善槟榔产业的监管体系,要对槟榔产业进行合理引导,避免给消费者带来误导。 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涉嫌虚假宣传、发布违法违规槟榔广告的广告发布平台要依法予以惩治。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傅铭途 孙梓青

校对 | 周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