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条短信7000余字,钱分好了,情也续上了

这是一场特殊的家庭财产纠纷调解,因一方当事人听力受损,在长达1个半月的时间里,调解员接连发送了46条短信共7000余字,字里行间都带着“司法温度”。近日,在调解员抽丝剥茧的分析与耐心细致的调解下,这起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家住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的李奶奶已90岁高龄,前阵子辗转找到洞桥司法所寻求帮助。原来,李奶奶拥有拆迁安置款、土地征用款、个人积蓄等共114.8万余元,几年前交给了二女儿葛女士保管。后来,李奶奶与葛女士发生不愉快,就搬出了葛女士家,并要求返还钱款。葛女士担心母亲会把这笔钱分给除自己外的其他5个兄弟姐妹,所以一直拒绝归还。一家人因此闹得不可开交。“我也不是不想分钱给这个女儿,就是想把钱先要回来。”李奶奶说。

宁波市首席人民调解员陈杰接手了此案。在与葛女士联系时,陈杰了解到,葛女士因听力受损,日常交流不便,面对面调解、电话沟通等常规调解手段随之失去“用武之地”。一番思量之后,陈杰决定发送短信来沟通。

“我们接到了您母亲的求助,想跟您了解下具体情况,听听您的真实想法,看能不能修复彼此之间的亲情。”这是陈杰给葛女士发送的第一条短信。“当时我的心情有点忐忑,就怕她不理我。”陈杰说,直到收到葛女士的回复,他才长吁了一口气,“她愿意回复短信,就有沟通调解的希望。”

“母亲把钱交给您保管,是信任您。现在她想把钱要回去自己保管,这是她的权利。您母亲因为这件事情,情绪一直很糟糕,高血压也复发了。我建议您先把钱转给母亲,让她安下心来。”陈杰将拳拳爱老之情作为调解的突破口。

“为了这件事情,我和母亲还有姐妹们都闹掰了。弟弟的情况也和我类似,几年前,他因拆迁分配问题和其他几个姐妹都断了联系。我怕她们现在联合起来,让我和弟弟都拿不到钱。”葛女士表达了担忧。

通过多方走访其他当事人,陈杰了解到,葛女士的父亲曾在2018年订立一份遗嘱,写明两位老人过世后,存款的30%由儿子继承、70%由5个女儿平均继承。各个当事人对于这份遗嘱约定的分配方案都没有异议,但因为彼此不信任而产生了隔阂。

在心里“打了打算盘”,与其他当事人多方调解后,陈杰给葛女士发送了一条短信:“您的母亲表示,她年纪大了也用不到这么多钱。所以我向您母亲建议,先拿出60万元按照2018年的遗嘱进行分配,也算保障您和您弟弟的利益。这个方案得到了您母亲的认可。为确保这部分钱可以顺利到位,我建议您先把您母亲的财产汇到海曙区人民调解协会的账户内,由协会将款项分别汇入你们兄弟姐妹的账户,剩下的钱汇入您母亲的账户。”

见葛女士长久没有回复,陈杰又补充说明、分析起了利弊:“如果这件事诉至法院,有可能对你和你弟弟更不利。而且,到时候,兄弟姐妹将彻底反目。大家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最终,葛女士同意了陈杰的调解方案。多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除了先拿出60万元进行分配,还相互约定,李奶奶名下存款的使用需让众子女知晓用途并一致同意。此外,如有子女不承担赡养义务的,李奶奶可取消其继承权。

近日,李奶奶拿回了款项,心中大石落地,眉开眼笑地拉着调解员的手不住道谢。“李奶奶现在的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都有所好转,而且,以前不常露面的儿子也去看望老母亲了。我们也为他们一家感到高兴。”陈杰说。

来源:浙江法制报(记者 陈毅人 通讯员 潘洒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