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长推介的白洋淀“乡愁”鱼,在东湖就有很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5日讯(记者金文兵)9月15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白洋淀,实现了从劣Ⅴ类到Ⅲ类的跨越性突破,白洋淀里多年没见的鳑鲏鱼等一些土著“乡愁”鱼类也逐渐恢复。

图片来自中科院水生所《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那么,在武汉的水域有没有这种鱼,它们的生存状况如何?

“这种鱼在武汉很常见,老武汉人大多见过。现在,东湖磨山附近的一些平缓水域,就有这种鱼栖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焕章,研究鳑鲏鱼20年。15日,刘焕章研究员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鳑鲏鱼有着特别的繁殖方式一一它们需要与河蚌“合作”才能生育后代。

在繁殖季节,雄鱼产生艳丽的婚姻色,并“霸占”自己地盘内的一个或几个河蚌。雌鱼发育出淡水鱼中极为少见的产卵管,并将这个长为自身体长1~1.5倍的“软管”,插入河蚌的出水孔,将卵产在河蚌的鳃腔内。雄鱼随即将精子排在河蚌的入水孔,精子依赖水流进入河蚌鳃腔内与卵结合。胚胎在河蚌鳃腔内“孕育”大约1个月,发育成可以自主游动的稚鱼。

这种奇特的共生方式,可以保护鳑鲏鱼的卵和幼鱼。但如果水体受到干扰或污染,对水质比较敏感的河蚌难以生存,那么,就会殃及鳑鲏鱼。

因此,反过来说,如果水质清澈,水草较多,鳑鲏鱼更易隐藏与觅食,更易繁殖。这就意味着当地的水环境比较健康。

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金明,在长江流域采样时发现,在水质干净的水域,鳑鲏鱼分布较多。因此,有人将鳑鲏鱼类作为水质良好的指示生物。

吴金明建议,加大对鳑鲏鱼宿主河蚌的保护,就能迎来更多的鳑鲏鱼。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