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履职,守护一江清水——代表委员赴太仓视察“沪苏同行·守护长江”工作

 9月15日至9月16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组织部分全国、上海市、江苏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赴太仓开展“沪苏同行·守护长江”调研活动,旨在通过人大监督和政协协商促推长江保护问题的解决,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落实“共抓大保护”,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陶国中、苏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军出席活动,太仓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红星、太仓市委政法委书记许超震、太仓市检察院检察长张云东等参加调研。

代表委员们从太仓海事局码头登船出发,实地察看了长江太仓段生态环境保护及发展建设情况,还听取了太仓市环保局负责同志、太仓市检察院检察官介绍涉长江环保工作开展及有关案件办理情况。

在召开的“沪苏同行·守护长江”调研座谈会上,江苏省检察院介绍了发挥检察职能,助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苏州市检察院汇报了开展守护长江母亲河工作情况。太仓市检察院汇报了“沪苏同行·守护长江”特色建院、品牌强院工作情况。

近年来,江苏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坚持能动履职、协作联动、诉源治理,努力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坚持“主动监督、智慧监督、铁面司法”理念,围绕长江资源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重点,综合运用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着力办精、办好案件,依法惩治涉长江违法犯罪活动和加大公益诉讼办案力度。推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通过诉源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通过建立建议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等机制,强化协同履职,构建保护合力。2021年3月,《长江保护法》实施,截止2022年7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污染环境、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涉长江案件106件203人,提起公诉436件991人。办理涉长江公益诉讼案件712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15件,推动建立生态环境修复基地35个,在修复基地开展补植复绿活动29次,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91处,督促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150余公里,索赔损害赔偿金、治理恢复费用8000余万元。

苏州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全力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保护,办理的督促整治大运河、太浦河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入选最高检第四批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典型案例。强化法律监督,注重助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由点及面,实现类案治理成效,坚持恢复性司法,促进修复治理。深化内外协作配合,坚持检察上下一体、检政协同发力、跨区域联动,促进实现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注重科技赋能,推动全流域、跨区域系统治理,提升办案精度。

太仓市检察院立足沿江临沪枕海地缘优势,坚持依法打击、注重治理修复、强化联动协作,全面打造“沪苏同行·守护长江”特色品牌,以“检察蓝”守护长江口水清岸美。办理的河道整治公益诉讼系列案入选最高检展示案例,参与办理的“长江口垃圾倾倒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座谈会上,上海市嘉定区检察院、宝山区检察院、崇明区检察院作了交流发言。

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太仓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12名全国、上海市、江苏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江苏省各级检察机关开展长江大保护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纷纷畅谈对此次视察的体会,对“沪苏同行·守护长江”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承霞认为检察机关保护长江工作有很多创新亮点,尤其是把公开听证会开到长江边等做法,让老百姓感受到法治的温暖和人性化。从事纺织行业中,亲历了检察机关、司法机关在污染整治中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放大公开听证工作社会面宣传,并形成可供借鉴的江苏经验;多开展专题调研活动,让代表委员更全面了解长江保护等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德胜村党总支书记杨恒俊从小生活在长江边,对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性感同身受。认为经过几年的治理,现在长江的水环境整体很好。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履职尽责,助推细化《长江保护法》;进一步加强对保护法的学习宣传,系统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苏州市委副主委,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宋青为检察机关真抓实干、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点赞。希望检察机关与代表委员通过常态化交流互动等,研究解决江苏检察在先行先试过程中遇到的阶段性、共性问题,共同提炼好的工作机制和经验,实现人大代表与检察机关的“陪伴式成长”。同时建议检察机关将好的做法品牌化,更积极地发挥在长江大保护中的检察职能作用。

上海市人大代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部副部长金银淑希望检察机关多开展专题交流活动。建议检察机关从向内、向上、横向三个方向发力,推广好的机制和做法,检察机关加强区域协作,推动解决异地管辖权和跨区域协同问题,更好做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

上海市人大代表、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科创中心标准化部主任陶峥对检察机关在守护公共利益、长江大保护方面做出的工作表示肯定。建议凝聚长江大保护合力,重点关注排污口最后一道关口;用法治力量一体推进长江保护和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针对生物医药等行业高速发展,加强长江自主可控的环境修复保护和特色发展;加强宣传,多渠道让保护长江理念深入人心;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科学管理。

上海市人大代表、崇明区工商联一级调研员、区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德昌点赞上海市、江苏省检察机关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建议检察机关坚持宽严相济原则,筑牢长江保护司法屏障,要严厉打击涉长江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办理涉长江犯罪重大案件,对轻微违法、影响力小的案件,依法从宽处理;要进一步加强长江大保护宣传教育,既要面对社会进行常态化宣传,更要对涉案人员开展专题教育,防止再犯。

江苏省人大代表、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陆丽瑾建议检察机关在区域协作上进一步拓展深度广度,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办案机制建设。

江苏省人大代表、苏州科技大学教授、苏州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兼职)潘涛建议检察机关要加强长江大保护教育宣传,推动“一法一条例”落地,充分唤醒人民群众保护母亲河的意识;要以法治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转型,对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从严打击,形成震慑效果;要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如可以与从事长江水体保护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互动交流。

江苏省人大代表、常州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修理厂党支部书记、副厂长、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乔森长期关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跨区域环境治理难题感同身受。认为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形成跨区域、跨部门长江保护合力,值得点赞。建议检察机关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力量参与保护工作;加大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专业性人才培养力度;要系统化解决问题,深挖深层次原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变革;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检察机关关注第三方鉴定机构收费问题。

江苏省人大代表、常州市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检验科科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虎琴建议检察机关加大宣传教育,聚焦从“小”抓起,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鼓励更多人充分参与到长江保护工作中;坚持分类处置,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保护经济发展活力。

江苏省人大代表、兴化市农业农村局副主任科员沙安勤建议检察机关加大横向纵向一体化治理等长江保护公益诉讼履职宣传,宣传贯彻好《长江保护法》;拓展公益诉讼职能,推动解决社会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

江苏省人大代表、泰州市姜堰区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农场主、溱潼镇夹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孙飞建议检察机关在农村电捕鱼、网鱼等方面更多发挥职能作用,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消灭黑臭水体、治理死水河等工程,保护鱼类等水生物。

来源:太仓检察发布

编辑:武诗雨

审核:吴平 赵爱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