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中乌建交30年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协作,这些海外员工讲述在中国企业的真实感受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民晚报社联合出品的《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百集融媒体产品最新推出8-10期内容,寰泰能源(哈萨克斯坦)有限责任公司主值(Kaskelen50MW光伏电站)巴拉克•库尔梅图利、上海建工乌兹银行办公总部项目翻译莉雅、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西电EGEMAC高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郑涛讲述自己身处中国企业、观察中国的真实感受。详见

巴拉克•库尔梅图利: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绿色能源,改善了哈萨克斯坦的生态

中文名:巴拉克•库尔梅图利

国籍:哈萨克斯坦

职务:寰泰能源(哈萨克斯坦)有限责任公司主值(Kaskelen50MW光伏电站)

视频时长:2分14秒

中哈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寰泰能源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就是一个缩影。2020年底,巴拉克•库尔梅图利(Barak Kurmetuly)成为寰泰能源(哈萨克斯坦)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担任Kaskelen50MW光伏电站主值。入职两年以来,中国企业的高效和专业,让巴拉克印象极为深刻。

赞赏中国的高效率高质量

在巴拉克看来,寰泰能源不仅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了经济投资,还帮助当地减少了空气污染,让大家更关注绿色能源。同时,许多来自中国的工程师和专家与当地工程师交流业务,帮助大家提升了专业水平。“这里的一切都非常透明,每个人都是自己领域的杰出专家。”他说。

在工作中,巴拉克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两国的文化差异,并由衷赞叹中国的高效率。“在我们的文化中,习惯放缓节奏,每个人会以自己的节奏完成工作。但在中国,每项任务都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他认为,哈萨克斯坦应该学习中国的高效并加以应用,帮助经济更快增长。

因十年内两次中国行而结缘

在学习中文前,巴拉克就知道中国的历史悠久丰富,纸和指南针等就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同时,和许多外国朋友一样,他也知道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

真正让他与中国结缘,是十年内的两次中国行。“2012年,我去北京旅游,特别喜欢这座城市,尤其是长城和故宫。2016年,我又以交换生的身份到中国石油大学学习,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不仅学会了中文,还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他回忆道。

说到未来,巴拉克笑称,他的家人为他在一家有助于拯救环境、规模大且有前景的公司工作而感到非常自豪。“他们希望我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未来帮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他说。

莉雅:乌兹别克斯坦首都金融中心项目正由上海企业建设,希望能像陆家嘴一样具有国际影响力

中文名:莉雅

国籍:乌兹别克斯坦

职务:上海建工乌兹银行办公总部项目翻译

视频时长:3分59秒

24岁的莉雅,是上海建工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ALOQA、ASAKA、PSB三座银行办公总部项目的翻译。工作两年多来,她看着三幢高楼一幢接一幢地拔地而起,当地也从一块荒地变成了塔什干的经济中心。

中国企业用创新技术赢得业主好感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的“塔什干新城”国际商务中心,是乌兹别克斯坦推进改革开放的重点系列项目,很多世界知名建筑承包商都来竞争。最终,上海建工集团赢得其中的金融中心项目,不仅因为其设计理念打动了业主,而且解决了业主最关切的高层建筑安全坚固问题。

“我们的设计方案经过了反复的高层建筑模拟计算,并采用多种创新的抗震措施,确保大楼结构可经受强震考验。”莉雅回忆道,设计效果图也彰显了银行业的稳重与大气,将银行办公总部打造成为城市形象标志和国家改革开放旗帜,这样的理念最终打动了业主。

“我希望塔什干新城也能像上海陆家嘴一样具有国际影响力。”莉雅说,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每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愿意来到这里,她相信上海建工未来还会在当地拥有更多的机遇。

中国人做事效率很高

莉雅说,尽管在项目部工作只有两年多,但她对中国同事深感敬佩。中国人非常珍惜时间,做事效率也很高,这就是海外的中国企业和当地一些企业在文化上最大的不同,值得当地人学习。

莉雅的中文说得很好,这得益于她从俄罗斯高中毕业以后,在中国念了本科。在中国学习的日子里,莉雅还去过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等城市。“那些气势恢宏的城市高层建筑,那些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那些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以及中国人积极的生活方式,都是令我怀念的。”莉雅说道。

郑涛:希望我们生产的电气产品点亮埃及的夜空

中文名:郑涛

国籍:埃及

职务: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西电EGEMAC高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视频时长:3分5秒

今年是中埃建交66周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埃及“2030愿景”持续深入对接的大背景下,中埃经贸合作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作为西电埃及的“中国通”,郑涛从2009年起就加入了公司,也见证了公司从无到有,再到成为埃及乃至中东地区唯一一家具备高压开关和变压器制造能力的公司的全过程。说起前景展望,他说:“希望我们生产的电气产品点亮埃及的夜空,并且从埃及走向整个中东北非地区。”

本班工程令阿斯旺再也没停过电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郑涛最自豪的时刻,就是西电EGEMAC承建的埃及阿斯旺本班太阳能电场联网工程Benban 500千伏 GIS变电站得到埃及国家领导人的认可。项目的建成保障了埃及阿斯旺地区新能源电力外送,满足了阿斯旺地区工业和居民的用电需求,进一步助力埃及实现在电力与可再生能源方面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

“中国同事知道阿斯旺是因为阿斯旺大坝,但阿斯旺大坝的发电已经不能满足该地区对电力的需求,那里经常停电。而本班工程通电后,阿斯旺再也没停过电了。”郑涛认为,合资企业进入埃及增加了竞争力,带来了新技术,提升了制造能力,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产品在埃及市场备受欢迎

中国与埃及同属四大文明古国,郑涛特别喜欢中国美丽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在他看来,上海的高楼大厦让他看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外滩的灯火辉煌坚定了他建设埃及电力的信念。而如今,由于产品质量优秀、价格又有竞争力,中国产品在埃及市场备受欢迎,甚至成为当地人民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郑涛还说,不仅是西电埃及,其他如巨石、牧羊等公司的持续投资,都使得当地货币稳定,并对埃及市场产生影响。“中国同事教会我一句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公司不仅为埃及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还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来源:上海发布

编辑:樊佳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