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六!宁波人才生态发展水平位居“第一梯队”!这份报告“干货”满满

环境优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是国家自主创新、城市转型开级的关键。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

9月17日,微链、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和猎聘网共同发布了《2022中国城市人才生态指数报告》,围绕城市经济生态、科创生态、生活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城市自然生态这5个主要维度,评估了全国32座大中城市的人才生态现状。这32座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会(首府)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

其中,宁波的人才生态现状以77.22的得分排名全国第六,与去年排名持平,跻身全国人才生态发展水平“第一梯队”,超过了南京、成都、厦门、长沙等兄弟城市,位列“深上北杭广”之后。

17日正式开幕的宁波人才科技周,活动项目繁多,搭高能级平台、聚海内外英才

“第一梯队”城市“比分”咬得紧

从指数看,城市之间的人才生态发展水平持续提高,除部分领先城市相对突出外,其他城市呈现相对缓和的梯度分布特征。

《报告》按照城市人才生态综合指教分值大小聚类成三个梯队: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广州、宁波和南京7个城市组成“第一梯队”;成都、 厦门、长沙、青岛、天津、合肥、福州、重庆、西安、武汉和南昌等11个城市组成“第二梯队”;其余14个城市组成“第三梯队”。

这是宁波和南京从去年首次跻身第一梯队行列后,今年继续稳定占据第一梯队,人才生态优势地位进一步得到稳固。

记者注意到,“第一梯队”7座城市的人才生态综合指数平均80.15分,领先第二梯队10.72分,城市人才生态优势显著。仔细查阅“第一梯队”七城之间的人才生态发展水平差异,发现“比分“咬得挺紧的。

按综合指数水平差异的大小,《报告》将“第一梯队”细分为两个亚群体:第一个亚群体包括深圳、上海、 北京、杭州,处于“顶流”位置;第二个亚群体包括广州、宁波、南京。两个亚群体内部的城市,各自的人才生态综合指数总分非常接近,如宁波和南京,分差仅为0.24。

长三角城市中,上海、杭州、宁波、南京4个列入“第一梯队”,合肥列入“第二梯队”,这充分说明长三角仍然是我国城市人才生态的主要高地。或许是因为长三角城市群人才基础厚实,腹地纵深大,南依人才生态走廊带,北接黄河经济带城市群,承接北方南下人才,形成了人才生态空间支持格局,辐射面宽广,发展空间大。

宁波是全面均衡的“优等生”

“生活生态”和“自然生态”表现突出

宁波的全国第六,这份答卷是怎么得来的?

记者将领先城市仔细比对发现,深圳、杭州、广州、宁波和南京都以全面均衡发展为特征,五城人才生态的各维度排名都进入前10。

其中,杭州在”生活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两个维度的排名都为第一,”科创生态“也有较好表现;宁波在”生活生态“和”自然生态“两个维度表现突出,排名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此外,”经济生态“的产业体系也是宁波的一大特色。

”生活生态“方面,与上一年度相比,宁波超越广州和上海,从第4上升到第2。在”生活生态“的交通、通信、居住、购物、品质等五个子维度,宁波是唯一一个各指数排名都进入前10的城市,其中,居住排名从第28位上升到第7位,生活品质从第6位上升到第4位,交通从第3上升到第1。

目前,”生活生态“五个子维度领域的非均衡发展已成为普遍规律,尤其是居住和交通,与购物消费和品质生活存在明显的背离现象。宁波在”生活生态“方面的高分,说明这里是一座创业和生活可以两全其美的城市。

在”自然生态“方面,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8个属于海滨城市。其中,宁波的排名从2020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3位,或主要得益于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2021年,宁波全年有350天空气质量优良,优良率达到95.9%,较202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蓝天白云对宁波来说已是“常规操作”。

经济“底色”依然优秀

经济有活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就更强;同时,人才的集聚,反过来也成为经济的助推器,有力地促进着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经济生态”领先城市中,深圳、上海和北京的指数超过80分,杭州、广州、宁波超过70分,头部城市的构成保持相对稳定。其中,宁波的经济发展均衡性比较突出,在发展质量、经济活力、产业吸引力和经济开放度等几个子维度都有特色亮点。

作为久负盛名的“单项冠军之城”,宁波的企业活力非常突出。截至2021年,共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63家,为国内城市之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已达182家,在全国城市排名第3。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宁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94.9亿元,同比增长8.2%;今年尽管遭遇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宁波上半年GDP仍达到7260.3亿元。

“科创生态”仍需加强

宁波在“科创生态”维度略微逊色,排在第10位。在科创投入、科创人才、科创平台、科创活力、科创绩效等五个子维度的比较中,宁波仅科创平台跑入了前10,名列第8。

科创的“短板”,近年来宁波一直在努力弥补追赶。要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必须培养和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而搭建高能级平台,是吸附高层次人才、建设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载体。

眼下,宁波正围绕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基地,对标国内顶尖、世界一流、高水平规划建设甬江科创区,以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等为龙头,面向全球大力招引集聚高能级创新机构,加快形成吸引人才、汇聚人才的强磁场;同时加快完善各类创新单元、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机制,集成打造孵化空间、产业空间、生活空间、人文空间,形成良好的科创生态。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宁波大学围绕“双一流”建设,今年以来密集引进7名力学领域领军人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和措施,累计集聚各类人才1200多人,获批浙江省首家“科技部海外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甬江实验室仅仅成立一年有余,就引进了8支高水平研究团队、20多名学术带头人和近200名科研人员......

新一轮的城市人才竞争拉开帷幕,人才竞争从1.0时代跨入2.0时代,人才竞争的重点转向建设人才集聚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有了人才“蓄水池”,创新才有“发动机”。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一个个高能级科研平台、产业平台的搭建,未来几年宁波的“科创生态”指标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记者 滕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