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陈巨锁先生观展记》

陈巨锁先生观展记

秋日云中河,水何澹澹,百草丰茂。

是日,为忻州 · 太原城市书法联展第二天。早膳毕,余与潘新华兄陪同陈巨锁先生,往云中河畔图书馆观展。

陈巨锁先生,别名隐堂,一代章草大家,文化学者。

余一行抵图书馆,先生策杖伫立于大厅,仰望书画展标,兴叹道:“呵!气派!气派!”

馆长任夏静在侧,闻先生言,忙道:“先生初临此地?”

先生微笑颔首:“年岁渐大,腿脚不甚灵便,未曾想图书馆之建设,如此高级!”

于众人引导下,先生缓步前行,顾视左右,不时询问。

经“忻州道德模范人物”宣传栏时,先生伫足,躬身前瞻,一一品读诸人先进事迹。至石建华专栏,先生问:“是旧日原平书记石建华?”

夏静馆长道:“是,是位老干部。”

“噢,应与我年龄相仿,是个好干部。”

转过通道,遂至书画展厅,空间之宽敞,视野之开阔,令先生颇为惊叹,眼中神采灿然:“嘿!此阵势,大矣哉!美矣哉!”

随后转身,指宋培卿老师与众人道:“培卿亦秀容老一辈书法家,想当年,吾等欲办书法展览,竟无合适之地,且在影院二楼墙壁悬挂,至多七十幅,仄逼得很!”

先生以浓重乡音,与培卿老师共忆畴昔往事。

行至展区,先生一望,遂指最前面条幅,谓余:“吾作品何至最前焉?”

“先生年纪最大,德高望重,理应首位。” 先生认真道:“如此说,断乎不可!成绩乃大家之功,理当将领导与后起之秀放在前面,推陈出新,方为根本!”

先生一语双关,已八十四岁高龄,尚如此谦逊!

众人相陪下,先生至太原市书家展区,示之最前方作品,道:“此曹中厚先生所书!此作甚好,功夫到家!曹中厚先生,曾任太原市长。”

旋即,先生复指第二、第三幅作品,“此乃赵望进、袁旭临二位先生之作。袁旭临长我两岁,八十六了;赵望进小我一岁,亦八十有三了。”

尔后,谓余:“如此排序,是也。”

先生记忆力之惊人,思维逻辑之强健,竟让我一时语塞。

先生先后又至赵国柱、王志刚、徐小梅、冀卫东等书家作品前,为众人一一解读,并感叹:“逝者如斯夫!往日一众年轻作者,转眼已成书界老人,要珍惜时光啊!”

又至一幅草书作品前,余以介绍:“此张瑞图先生之底子。”

先生赞许道:“张瑞图书法,折子多,变化亦多,表现在线条、墨色、章法等各个方面。”

培卿老师幽默,为给众人添乐助兴,且说且舞,动作夸张,似挥毫落纸,又似厨师烹饪,“学习张瑞图笔法,应认真研习厨师掌勺炒菜,翻来翻去,翻来翻去.....”

人们大笑,先生亦大笑。“一生大笑能几回”,若非同道中人,又志趣相投,焉能如此开怀?

复回忻州展区。先生再次过目每一幅作品,不时以食指凌空书写,起承转合间,似有龙蛇飞动。正如欧阳询先生《用笔论》中写道:“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再看先生,眼神时而喜悦,时而疑惑,时而与诸人切磋琢磨,细微之处,引经据典,讲解不厌其详。

及至一幅落款“佛生”之画作前,先生伫足,道:“此《牡丹图》甚雅!色彩不艳,花头不繁,游蜂传神,只白蝶染色稍逊。应以清水打底,再上色晕染,掌握好火候,末后画蝴蝶,则点染淋漓,层次分明。右上角落款,用笔稍显粗壮,与整个画面违和,如以瘦金体书写,效果更佳。”

众人皆为陈先生观察力之细微,治学精神之严谨所折服,大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至书友周向琴书作前,先生详加审视:“向琴学习隶书、章草甚是用功,读帖、临帖苦心孤诣,坚持下去,定有所成!”

少顷,众人目光聚焦至《雄鹰图》,潘新华点评道:“此鹰,画出了神气!”先生亦赞:“很好!有李苦禅先生之韵味,其爪、松针俱见功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昔日,杜甫曾为画鹰作题画诗一首,如若此画,题以《画鹰》,亦是相得益彰。

画作落款为草书,作者姓名不好辨认。陈先生摘下眼镜,俯身向前,贴近印章,仔细端详一番,以镜腿指点,读道:“周———通!”

潘新华笑言:“是否周向琴家周通?看那滴溜溜的眼珠,厚墩墩的铁嘴。想鹐人哩?”

先生也笑道:“不能鹐人!应该高瞻远瞩!”

众人复开怀。

先生又道:“总观,本次书展书路正,传承稳。学习书法,关键是走对路,另外书艺要进步,既要有吃苦精神,又需与人交流,不可闭门造车,要向太原书家学习,取长补短,高瞻远瞩。”

言笑晏晏中,已近中午。时图书馆内,仍胜友如云。书画爱好者咸集于此,实为书展之又一乐事。

吾等同行者,与陈先生合影留念,时光定格于壬寅秋月,于“喜迎党的‘二十大’助力‘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忻州·太原城市书法联展”大型展标之下。

壬寅虎年,己酉月壬申日,于葆光书屋,作文以记之。

来源:忻州市文联 

编辑:张未平

责编:樊晶璟

监制:樊文珍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18803508818

                13903508888

                18135050587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