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召开荞麦产业座谈会

9月16日,我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召开荞麦产业座谈会。县委常委、副县长贺建强主持并讲话,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杨建仓,成果转化与基地处副处长肖永贵,作物种质资源中心研究员、荞麦专家周美亮,吕梁市原农委主任、晋绥杂粮研究院顾问高堂,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建平出席,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作物遗传育种中心研究员李桂英,作物种质资源中心研究员贾冠清,作物种质资源中心研究员王丽侠等相关研究员和博士参加座谈。

image.png


会上,周美亮就荞麦产业发展作了专题报告,作科所专家团队与我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贺建强对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专家团队为项目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作科所心系老区的情怀担当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表示敬意。他指出,合作项目签约以来,作科所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在杂粮种业研究、技术成果转化及杂粮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有效指导,为我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我县增收致富驶入快车道,乡村振兴保持加速度。要立足我县自然气候条件优势,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育种效率,培育产量高、质量好的新品种,围绕发展多元化杂粮产业、开发杂粮功能产品、打造杂粮区域品牌,加速推进杂粮产业精深加工,确保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明确发展路径,着眼实际成效,依托专家团队下沉指导,形成合力、共同担当,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做大做强试验基地,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发展模式,全力推进项目有序开展,切实保障项目达标达效。要加强培训管理,加大本土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组织村集体、企业、种植大户、积极性高的群众、乡村干部深入学习,切实增强本领,为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希望作科所继续发挥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探索具有兴县特色的杂粮产业发展路径,兴县将提供最优良的环境、最好的服务保障,促使双方在更深层次、更高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专家团队表示,将立足农业科研的职责使命,加强工作对接,加大专家支持力度,切实把技术、成果、人才优势与兴县农业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推进项目扎实落地,促进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相关乡镇、企业负责人参加。记者:李峰 晋锋

兴县融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