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区为大学生提供安居保障,人才公寓受欢迎

“入职后就直接住进了人才公寓。公寓宽敞舒适,出门不到2公里就是单位,上班非常方便。”9月初,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应届毕业生任瑞雪入职赛罕区园林建设服务中心,住进了单位附近的大学生人才公寓。

任瑞雪把自己的小屋收拾得干净温馨

2022年4月,我市启动首府“三年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和“丁香扎根计划”。为更好地留住人才、服务人才,切实解决大学生青年人才阶段性住房困难,赛罕区通过多渠道供给方式,对辖区所有存量住房项目和产业园区闲置空地进行摸排筹集房源,帮助大学生提供安居保障。目前,首批120套人才公寓已交付入住,完美实现了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

为广大来赛罕区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切实解决住房这一后顾之忧

任瑞雪:从申请到入住只用了半个月

“没想到从申请到拿钥匙入住只用了半个月,这让我非常开心。”入住两周的任瑞雪成为赛罕区人才公寓的首批住户。

任瑞雪今年26岁,来自乌兰察布市凉城县,7月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来。

随后,任瑞雪入职赛罕区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同时申请了赛罕区人才公寓。目前任瑞雪居住的人才公寓距她就职的单位仅两个路口之隔。她说,从公寓到单位上班,骑共享单车只需6分钟左右,只要天气好,她会选择这种低碳的出行方式。

“屋子里家电家具齐全,能满足基本需求,小区环境也不错。”任瑞雪带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走进她在4楼的房间。这是一间约51平方米的双人间loft户型,卫生间、热水器、床、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等都是按照统一标准配置的。任瑞雪把屋内摆设稍加调整,添置了一个热水壶,一个简易衣架,购买了米面油,冰箱里也塞满了水果,楼上的小床上放上了自己最喜爱的小熊。她说,每天下班回到公寓,洗个热水澡,煮一碗热腾腾的面,抱着自己心爱的小熊听听音乐,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非常感谢呼和浩特市的政策,非常感谢赛罕区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和高效办事。”任瑞雪说,呼和浩特市的人才政策坚定了每一位留在呼和浩特的大学生的心。

洗衣机、热水器、暖气、冰箱、衣柜、床等基本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艾丽娅:公寓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

赛罕区人才公寓解决了很多留在呼和浩特市的异乡大学生的居住问题。

2020年6月毕业的艾丽娅目前在呼和浩特市自然资源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工作。不久前,她申请了赛罕区人才公寓,觉得人才公寓位置比较方便,实地看了后感觉房间简约干净。智能门禁、24小安保,人才公寓的品质让她感到非常满意,政府提供的租房补贴也让她感到贴心。

艾丽娅2020年毕业后一直租住在团结小区,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每月要1500元的租金,加上水电,一个月的开销大概要1600元。而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赛罕区人才公寓的对象按照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每月分别补贴1000元、800元、500元、300元。艾丽娅是硕士研究生,每月可享受800元的租房补贴。以她现在的房租1500元算,她每月将省下一半的租金,相当于每月房租打了5折。而她申请的是双人间,目前只有她一个人住,如果日后她的室友和她一起承担房租,那她支付的房租将更少。

为留住大学生,赛罕区通过多渠道供给筹集房源,给应届或毕业两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市四区无购房记录的大学生提供人才公寓,且享受租金低于市场价、补贴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安居保障。

于志力:实实在在的政策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很早就想来呼和浩特市工作,这里发展机遇多,而且离家近。”于志力是乌兰察布市人,本科就读于内蒙古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把求职目标“锁定”在呼和浩特市。他说:“本科4年对这座城市有了家一样的感情,我决定选择呼和浩特市,加入这座我喜爱的城市。”

毕业假期,于志力在乌兰察布市老家收到了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的录用通知,不仅如此,单位人力还给他发送了关于人才公寓的安居政策。于志力一边准备单位的培训,一边在网上进行了人才公寓的申请。9月1日,于志力正式入职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同日,他申请的人才公寓也通过了审核。

于志力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说:“看到单位人力的推介,我就在线上提交了材料,很快接到通知拿到了公寓钥匙,拎包入住。”让于志力开心的是,房间简洁舒适,公寓楼里住着的都是同龄人,相信在日常相处中会结识很多朋友。

于志力申请的是51平方米的双人间,赛罕区还为他提供了每月800元的租金补贴。“有种被这座城市拥抱的感觉,妥帖、暖心。”于志力说自己特别幸运,一毕业就赶上了这样实实在在的政策,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李佳静:呼和浩特市诚意十足留住大学生

2021年从江西本科毕业的李佳静选择回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工作,参加工作后一直和亲戚合租,一个月租金要花费1500元。今年8月,她听说赛罕区可以申请人才公寓,而且租金还有补贴,便从网上提交了申请。她申请的是40多平方米的loft,打算和同事一起居住。

“现在房间里家具家电都很齐全,我只需带些衣服和日常用品,过几天我收拾好东西就准备搬进来住了。”李佳静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大学生公寓居住不仅能减轻她的租金压力,公寓的装修风格她也很喜欢。

“留住大学生,呼和浩特市诚意十足。”李佳静说,她将留在呼和浩特市好好工作生活,实现人生梦想和价值。

白文华正在办理入住手续

白文华:呼和浩特市挺适合留下来

李佳静的同事白文华今年27岁,从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就留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工作。“我在呼和浩特市读的本科和研究生,对于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比较强。研二的时候考了西部志愿者,在疫情期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友爱善良,在后来的工作中依旧很喜欢呼和浩特市,觉得呼和浩特市非常适合生活,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就选择留下来了。”留在呼和浩特市的白文华在得知赛罕区人才公寓的项目后,第一时间实地看房,觉得满意便从网上提交了申请。

“人才公寓距离我们单位特别近,步行20分钟左右,乘公交更快一些。周边商圈比较齐全,公寓环境也很好,真正实现了拎包入住,我准备过几天就搬家。”对于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白文华非常期待。

据了解,赛罕区筹集的第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彩虹城项目、旺第嘉华项目、总部学府一期项目、金谷农商银行项目共筹集房源1366套,已完成基本装修。此外,一批闲置住宅公寓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众多诚信房地产企业也积极自愿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为呼和浩特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赛罕融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