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要有心与法 | 专家呼吁将急救知识列为全民终身教育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尹晗 张玉辉 见习记者 杨瑞静)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医务人员迎难而上,让无数人感受到了医者的伟大。疫情之外,院内、院外,救死扶伤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8月19日~9月18日,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为契机,医师报社推出医师节特别钜献——“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北上广杭四城地铁联动主题公益活动。活动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旨在让更广泛的人群了解医疗、了解医生。

在第23个“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9月2日,《医师报》携手新浪@头条新闻,以“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为主题,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熠达教授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内科主任邢吉红教授一起连麦,聊聊“‘救’在身边”的那些事。本次连麦直播由《医师报》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主持。

“‘救’在身边” 需要一颗热心肠

张艳萍:唐教授好!上个月您刚刚因为在高铁上抢救了一位高血压急诊患者而上了热搜,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专家,您如何理解“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

唐熠达:“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我特别喜欢这八个字。关爱生命,强调的不是“救不救”,而是要“救”在身边,因为急救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就近救治”。其实,无论是否为医疗专业人士,每个人都要了解急救知识和重要操作方式,包括气管异物梗阻急救、心脏骤停急救等。

急救首先要做的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即通过心脏或颈动脉查看患者心跳状态,查看其脉搏。如果能摸到规律的心脏搏动,施救者不用太担心。反之,患者若心脏跳动不明显或过快,施救者就要想办法帮助其快速恢复正常心跳。

有命在才能去医院,如果摸不到患者规律的心脏搏动,留给抢救的时间就不多了,施救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生命的延续争取时间。具体而言,恢复心跳的方法有两种,即使用AED除颤和进行CPR。

此外,“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需要的不仅是急救知识与技能,还有人们的“热心肠”。我觉得社会上愿意相互帮助的人还是更多一点,大家见到倒地患者时要尽量施以援手,哪怕是上前多问一句,或者帮忙打个120,都有可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无论是否为医疗专业人士,这些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张艳萍:邢主任好!作为急诊科主任,除了在院内开展急救工作,您在院外公共场合遇到过突发急救事件吗?又是如何处理的?

邢吉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里,患者因心脏骤停需要急救情况每天都在上演,医生护士们在院外救人的事迹也频繁见诸报端,而急诊医护日常的经历,比媒体报道、甚至影视作品中的情节更加惊心动魄。

2021年3月的一天晚上,家住长春市某小区的一对李氏小夫妻出门遛狗回来,走在6楼时,李先生突然抽搐倒地、意识丧失,他的妻子吓得大喊救命,不知所措。同住一栋楼的我院刘护士(化名),听到楼道隐约有人呼救,没有丝毫犹豫,穿着睡衣和拖鞋就冲出了家门。看到倒地的李先生,面色发绀,触摸颈动脉无搏动,刘护士立即跪在冰凉的水泥地上为他进行心肺复苏,直到20分钟后120赶来。

经过120医护抢救,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刘护士才转身回家。东北的三月寒风凛冽,当时的天气即使穿上棉服都觉得冷,但穿着睡裙的刘护士已是累得满头大汗——类似的故事,在我国不同城市的不同地区每天都在发生。

张艳萍:贾教授好!作为“中国急救科普人”,您经常在各种场合给大家开展急救科普,在您看来,要做到“‘救’在身边”,施救者应具备怎样的技能,在公共场所施救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贾大成:需要急救的对象大多是突发心脑血管急症、各种意外伤害如机械性损伤、物理性损伤等病情“又急又重”的患者。针对不同的情况,公众应该掌握不同急救技能。其中最经典的急救技能就是心肺复苏(CPR)。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结果,95%以上急症、90%的猝死发生在医院以外。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为 4~6 分钟,如果4~6分钟内不做任何处理,患者脑细胞就会因缺氧受到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患者就会脑死亡。目前,北京的急救车平均12.5分钟到现场,在急救人员赶到之前,患者周围的人就需要马上进行徒手的CPR。

除此之外,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普及率也应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AED的使用,以及急性心梗、气道异物、大出血等状态下的急救技能,都是大众应该学会的。

普通人也能成为“‘救’在身边”的主角

张艳萍:我想代表普通大众请教您,在没有专业抢救技能的情况下,遭遇有人在面前突然倒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贾大成:“突然倒地”有很多种可能的原因,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施救者首先要判断患者意识是否清楚。如果患者无意识,但有心跳、呼吸,可以将其置于稳定侧卧位——这是因为患者失去意识后,不仅四肢和躯干的肌肉会松弛,舌肌也会松弛,而侧卧位能够避免舌头后坠造成咽部阻塞。除此之外,脑出血、脑外伤、煤气中毒的患者大多会呕吐,侧卧位还可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进而引起窒息和肺部并发症。

如果患者无意识(拍打、呼之不应)、无呼吸(胸廓无起伏)、无心跳(颈动脉无搏动),即可被确认为心脏骤停。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其实仅观察患者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即可。因为除哮喘者、高压触电者、溺水者和新生儿等是呼吸先停、心跳后停,绝大多数心脏骤停患者都是心跳先停、呼吸后停。因此,只要患者没呼吸,即可确认为心脏骤停。

如果确认是心脏骤停么办?做好这三步:第一步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就近取来AED;第二步是同时为患者进行CPR;第三步是AED随到随用。非专业人士在进行CPR时,可以只做单纯的胸外按压,不做人工呼吸。

张艳萍:近年来,随着猝死事件的频发,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和AED的使用逐渐为人们重视。AED能起到什么作用?又该如何使用?

贾大成:简单来说,正常人的心脏呈“收缩舒张、收缩舒张”状态。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5%的患者在心脏骤停时,会发生室颤,心室出现不规则收缩,最初室颤的频率可在每分钟300~600次间,但是无法将血液泵出。抢救关键就是电除颤。

提到体外除颤,很多非专业人士的第一反应都是影视作品中,医生在手术室中大喊“充电xx焦耳……别接触患者……”的桥段,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因心生畏惧而不敢操作。但事实上,AED的使用非常简单、安全。如果将手术室中的专业体外除颤仪比作专业的高档全画幅相机,那么AED就是除颤仪中的“傻瓜相机”,即使小学生也可以使用。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厂家、哪个型号的AED,其使用方法都大同小异,只要“听它说,跟它做”即可。

借用《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一句话:“AED 的使用不需要培训,但培训确实可以提高操作水平。”

在使用中,AED第一个提示就是让操作者贴电极片。AED会自动分析患者情况,如果患者需要除颤,AED十几秒内就会完成充电;我们如果给正常人贴上电极片,AED就不会充电,也就无电可放。之后,AED会有语音提示和灯光提示,操作者按提示放电,使电流通过患者心脏从而消除室颤,恢复心跳。

只有全民学急救,人人学会CPR,处处安装AED,才能利国利民,利人利己。

唐熠达:我建议大众“不打无准备之仗”,平时主动了解什么叫作“心肺复苏”“生命体征”,也要了解如何看呼吸、如何听心肺等。

邢吉红:当遇到身边有人突然倒地,第一反应是要冷静,并呼救、拨打120急救。同时要判断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触摸大动脉搏动是否消失,如出现无意识、无大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心脏骤停,需立刻开放患者气道,去除口腔异物,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将患者置于床上或地面上,保证按压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注意手指的位置,避免按压肋骨引起骨折。在按压时如需换人按压,间隔不可超过10秒,避免冲击式按压。

大部分急症发生在院前,但不一定每个人突发急症时都能遇上专业急救人员,所以每个人学会急救非常重要。

有施救的心  才能在从医路中有所收获

张艳萍: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但又往往会因能力不足和社会压力等原因不敢急救。那么,医学生该不该在院外对突发疾病患者进行急救?

唐熠达:医学教育中品德教育为先,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是传播正能量和医学精神。医生的使命是治病救人,医学生如果连救治的意识都没有,很难成为一名好医生。

我想所有学医的人都记得这样一张照片:100多年前,在广济医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梅滕更院长和一名小患者相互鞠躬。还有这样一张照片:老师对学生说,今天他们站在平等的地位,都叫医生,医生是救治病人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有施救的想法,才能有施救的策略和方法。当别人遇到困境时,无论您学医还是不学医,都应该去施救。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要有施救的心,才能在从医路中收获更好的结果。

张艳萍:有没有自发学习急救的单位和个人?医务人员应该多久接受一次培训,从而提高急救技巧?

贾大成:自发学习急救知识的单位很多,即使受疫情影响,我们每月也会至少组织一次公益性的培训,主要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线下也会举办百人讲座,每次望着台下迫切想要学习的眼神,我都会深受鼓舞。

几十年来,从单枪匹马到队伍壮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求他学”到现在“他求你教”,急救培训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如今新媒体行业发达,我们也能随时分享急救知识,通过视频的方式也能更直观地为大众讲解急救知识,让大众更易接受。

邢吉红:我们每年、每月会组织很多场培训,为辅助科室如放射、耳鼻喉、临床医生进行多场院内和急救相关培训,讲解最新急救方法。只要有空余时间,护士长就会带着医生一起走出去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如面向机场的工作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学校老师等。我们所希望的是人人都会急救。

唐熠达:医务工作者一定要重视自身健康问题。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数据来看,在定期体检上,医务人员的重视程度反而比其他群体低。目前北上广的人均寿命已经大幅延长,但医务人员的平均寿命只有70岁左右。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一定见过或听说过身边的医疗界朋友出现健康问题。所以,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注重自身健康。

其次,即便医务工作者已经掌握急救知识,也要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所以他们至少要每三个月接受一次培训,学习心脏骤停识别、心肺复苏操作等知识,并且将急救意识深植于心,关注身边同行的健康状态。

天不怕地不怕  

最怕患者和家属无助的眼神

张艳萍:医生这一职业对您的生活有哪些改变或影响?有哪些是当了医生才知道的事?

唐熠达:其实越学医越后怕,因为医疗工作压力很大。大家要相信即便“少数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但绝大多数医生一定是为患者考虑的。医和患共同奋斗,才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作为媒体,比起传播医生的思想,《医师报》更大的责任可能在于传播健康理念和真正靠谱的医疗知识。

邢吉红:当了医生后我才知道,原来医生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面对每位需要抢救的患者,不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就能有好的结果。

当医生前,觉得医生无所畏惧,连解剖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当医生后,特别害怕看到患者和家属无助的眼神。作为医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不辜负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贾大成:学了医后,我明白有些专业技能经过学习和实践后就能变成自己的技能。尤其是通过临床实践后,我对生命的感悟更加透彻了,对死亡的思考也就更加深刻了,这是收获。

医生群体本身是高危人群,职业暴露、过度劳累、心理压力大等,我想,当了医生后我更加明白管理好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

精彩语录

如果你想关爱生命,就得从身边做起;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好,就得从“二次方”做起。所谓的“二次方”,从医生角度来说就是医德和医疗知识,从大众角度而言则是施救的想法和施救的措施。

——唐熠达

我希望急救知识得到更好的普及,让更多人在遇到紧急事件后,有紧急救护能力,帮助更多人,挽救更多生命。我希望人人会急救,一旦意外发生,“救”在身边。

                                                                            ——邢吉红

再次呼吁政府和全社会把具有国际视野的急救普及教育列为全民终身教育的必修课,并把急救技能列为高危行业、服务行业的职业技能之一。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应把急救教育列为必修课。包括心脏骤停在内的急症70%都发生在家庭中,因此每个家庭至少应有1~2个人学会一些基本急救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贾大成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email protected]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排版:管颜青

编辑:管颜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