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实践 | “老支书调解工作室”巧解乡村“大烦小事”

内蒙古乌审旗无定河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因耕地和草牧场权属问题易引发纠纷。为发挥人民调解在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老支书“人熟、地熟、情况熟”和在群众中有一定号召力的优势,该镇以购买服务方式返聘四位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威信高的老支书为人民调解员,成立 “老支书调解工作室”。

在调解过程中,“老支书调解工作室”把群众的小事当成事、把邻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总结出了“面对面”“老娘舅”“讲故事”“代言人”等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形成“能人贤人加后继有人,公事私事解大烦小事”的生动局面。

在“引”上聚合力

老支书倾囊相授经验方法,帮带镇村年轻党员干部掌握群众工作本领,打造一支老中青结合的调解队伍。

在“宣”上下功夫

发挥老支书政治素质水平较高优势,经常性入户宣讲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讲解法律法规,在老乡身边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和“通情说理人”,让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理解得透、贯彻得好。

在“帮”上用心思

常态化开展摸排走访,经常联络动员村支书、包社干部、“五老人员”等各方力量,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反映群众诉求,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调解员、生活上的贴心人和政府工作的联络员。

在“融”上求实效

通过开展民情沟通会、民意恳谈会、民心交流会、纠纷调解会等形式,疏导群众情绪,消解群众误会,解答群众疑问,同时号召品行好、有声望、有能力、热心家乡发展事业的乡贤能人加入调解队伍,形成人人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