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媒体直面“法治观察员”,追问他们如何履职

闵行区古美街道城运中心中心主任张辉今年1月被聘为基层法治观察员。

“在工作中,我发现规模性租赁的安全隐患引发的投诉量增多。”于是,他专门走访了辖区内全部21个规模性租赁点位,查阅大量资料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份干货满满的法治建议。

他将这份法治建议提交给了街道依法治理委员会,最终上报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送到了区领导手上。

基层法治观察点和法治观察员工作是发现和解决法治建设领域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途径。

9月20日下午,上海司法行政“媒体大V基层行”活动举办。市司法局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法治日报、中央广电总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澎湃新闻、东方网、法治天地频道、上海法治报、上海政法综治网等十余家媒体和综合平台组成采访团走访全市首批试点基层法治观察点和法治观察员工作的闵行区。

媒体座谈会

媒体座谈会上,闵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鹏宇介绍闵行区政法工作特点,并向采访团表示热烈欢迎。闵行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珺介绍闵行区基层法治观察点工作情况。市司法局法治督察处处长俞静贤介绍全市基层法治观察点和法治观察员工作推进规划。

设立法治观察点和法治观察员应具备哪些特点和条件?

怎样确定法治观察员人选?

如何从发现问题、收集建议,到形成意见、解决问题形成工作闭环?

……

采访团成员们纷纷提问,闵行区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丁妮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古美街道城运中心

走访行程第一站是古美街道城运中心。中心主任张辉站在城运观测大屏前向采访团介绍规模性租赁整治工作的前因后果。

“我的法治建议提交以后,街道很快组建了专职工作班组,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消防、人口、综治和房屋使用等方面的日常监管和服务,经过一系列整治,社区秩序和环境都得到和很大的改善。”张辉对此甚感欣慰,他说,作为一名法治观察员,就要当好法治建设的吹哨人。

随后,采访团一行来到上海云岛公寓现场,实地感受整治成果。整治前,公寓存在过道堆物、超面积居住等问题,整治后整体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整治前后对比

三湘楼宇工作站

第二站采访团来到了新虹街道三湘楼宇工作站。

这里是闵行区设立的首家商务区基层“法治观察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生态,有近40家医美公司,1300余名医美行业从业人员在此扎根。

“这半年来,医美相关问题的群众来访特别多。”工作站站长、法治观察员葛佳介绍说,“投诉的问题类型很多,其中违规贷款情况相对严重一些,为此我们特别梳理了相关情况,提出了法治建议。”

这份法治建议绝不仅仅是问题的罗列,而是包含了从法治层面解决根本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从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到推动解决,究竟是个怎样的过程呢?

新虹司法所所长张珏说:“收到建议后,我们发挥街道依法治理委员会职能,协同相关部门跟进,同时将问题上报至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寻求更高层面的政策支持。”

据介绍,闵行区已先后设立基层法治观察点30个,选聘基层法治观察员100名。试点以来,基层法治观察点共提出意见建议90余件,内容涵盖民法典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各领域,得到了区和相关街镇的积极回应。

下一步,市委依法治市办计划在2022年内,推动全市各区全面建立基层法治观察点和基层法治观察员队伍,在法治上海建设最后一公里处,观察、发现法治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让基层实践与制度指引实现“双向奔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