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赞!淮安这一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迎来结项调研

9月22日,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专家组一行莅临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开展结项调研,参与调研的专家有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恒富,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校长蒋洪兴,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副主任王俊,句容市崇明小学校长曹慧。淮安市少工委副主任、市教育局中小学德育工作负责人陈国兵,淮安区教体局副局长高云海等陪同调研。

专家组一行瞻仰了周恩来夫妇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温暖”铜像后,走进周恩来精神主题展馆,深切感受周恩来总理一生的卓越功勋;来到长征园,在长征路线图前听红军娃讲长征历史;来到恩来园,听红军娃讲述周恩来故事;在文学园,听红军娃与经典“对话”;在书画中心,看红军娃汇报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后的素质成果;在国防园,看红军娃开展CS模拟对抗演练。

专家组观看了学校“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恩来品格习养课程展示。诗朗诵《红军娃颂总理》追忆伟人生平,铭记总理丰功伟绩;情景故事表演《一品梅香》深情展示周恩来总理的伟大人格;课本剧表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诉说少年周恩来的家国情怀和远大志向;情景诗朗诵《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使命与担当;微队课表演《前进!前进!进!》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坚定信心;歌伴舞《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展现了红军娃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豪情壮志。

项目主持人、淮安区教体局党委委员、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管晓蓉以《周恩来精神化育时代新人》为题,着重从坚持环境熏陶,打造育人场域;坚持课程奠基,建设课程载体;坚持实践助推,形成实践品牌;坚持激励引领,研制评价工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品格提升工程的开展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专家组对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分别进行了访谈,详细了解了学校品格提升工程的开展实施情况,询问了师生在活动中的收获,特别关注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学生和学校产生的积极影响,专家组对此均作了详尽的记录。

专家组对学校品格提升项目的创新实践和独特范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与一致好评。

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副主任王俊说,项目实施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主题贯穿,管管相连。学校提炼周恩来精神,通过“五心”场域的构建,打造德育能量场。二是知情意行,德育逻辑。红军娃们在讲、读、演等方面体现了德育知情意行环环相扣的特点。三是孩子视角,资源赋能。沉浸式习养课程、生长性活动课程、印刻式传承课程等都是以孩子的视角展开,在资源当中将孩子塑造成时代新人。他建议学校注重周恩来精神的延展,在时代中创新,在课堂中扎根。

句容市崇明小学校长曹慧认为,学校做的是立德树人的大德育、大课程,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落实。她从项目主题好、课程设计丰、资源利用足、课程实施实、评价促提升、操作范式明、项目成果显、示范辐射广、发展设计好等方面高度肯定学校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取得的实效,期待项目进一步扩大影响,为全国贡献江苏智慧、江苏方案。

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校长蒋洪兴用三个“想不到”评价了项目实施的成效。一是学校把物型空间做到极致,将恩来元素贯穿学校建设中;二是课程活动设计做到极致,教师团队充分发挥了创造力;三是管理工作做到极致,促进了学生品格提升。他建议学校把周恩来精神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中,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育人课程内涵。

专家组组长、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恒富指出,学校在项目实施中,一是站得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周恩来精神引领人、塑造人、发展人。二是想得深,把自爱到他爱到大爱、自我力行到集体力行到家国力行等逻辑关系理清弄明吃透。三是落得实,项目在机制、内容、模式、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从活动的开展、课题的推动、媒体的推介、全国的推广等方面推进项目内涵发展;从精神的引领、环境的熏陶、课程的实践、基地的拓展、评价的提升等方面建构了实施范式,扎扎实实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他希望学校对周恩来育人的资源再挖掘、精神再弘扬、平台再铺设。

自品格提升项目《恩来精神涵育红军娃“五心”习养行动》实施以来,学校基于儿童立场,进行整体性的课程创新,用周恩来崇高品格建构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儿童的红色文化育人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坚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周恩来精神涵育红军娃品格的新内涵、新举措,让周恩来精神传承与时代新人培育同频共振,坚持以红铸魂,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

编辑: 秦小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