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王梅云获“中国侨界贡献奖”

 大河健康报记者 安伟 实习生 张馨月 通讯员 史尧

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侨联第九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中,颁发了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郑州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学术副院长王梅云获得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中国侨界贡献奖”作为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中国侨联于2003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项重在表彰侨界人才在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其专业领域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医学、教育、经济等30多个门类。在当天的河南分会场上,为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王梅云表示,能获得这一奖项,非常荣幸,这代表着政府、侨联对海内外人才的重视,对自己这些年科研工作的认可和鼓励。“这是崇高的荣誉,更是莫大的激励,时刻提醒自己要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继续前行。”王梅云表示,未来会更有信心,更有动力把事情做好,也希望与更多优秀人才一起,更好地支持中国科技发展。

王梅云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访问教授,从事医学影像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幼时的王梅云因母亲体弱多病便萌生了学医帮助母亲的信念,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她顺利进入医学殿堂。

2008年底,怀揣着报效祖国、反哺家乡的信念,她作为海外高端医学引进人才,毅然从美国回到家乡河南,开始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工作。

回国后,王梅云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重大疾病医学影像诊疗与研究工作,针对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过程中的重大临床难题,率先开发个体化脑功能成像等高级磁共振成像技术,为帕金森病、脑卒中等重大神经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新技术,推动我国神经影像学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2016年的复旦大学排行榜上,河南省人民医院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影像科首次获得全国提名(前20),并首次跃居华中区前5名。王梅云本人在医学领域上取得了一串串令人瞩目的成绩:

她成为国内首个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理事会理事、国内首个国际磁共振学会认证培训师、国内首个国际神经血管疾病学会主席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2019年,她牵头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组成多学科治疗团队,在国内首个开展帕金森病震颤的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也称“磁波刀”)治疗,标志着我国微创、无创治疗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为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2022年3月,她因在“开发和拓展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在疾病精准诊疗中的价值”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详见大河健康报3月31日报道)。

王梅云简介

王梅云,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访问教授,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学术副院长,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医学影像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河南省神经疾病影像诊断与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功能与分子成像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