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乡里说丰年 2022四川新都“丰收节”开幕

金秋时节,鸟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大书房,阡陌纵横,田园如画,高标准农田一片金黄。这里是新都区“泉映心都”项目首开区,也是2022年四川·新都“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会场。

9月23日上午,新都丰收节在欢乐的歌舞表演中拉开帷幕。开幕式上隆重举行了2022年“香城农匠”颁奖典礼,集中展现何建等12位“香城农匠”的劳动风采,致敬勤劳的中国农民。开幕式上还向公众发布了新都乡村新消费场景、现代农业招商项目。

大书房片区的丰收场景,也是新都区清流镇强化耕地保护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缩影。

藏粮于技

科技兴农跑出加速度

“稻米+选育”实验助力粮食增收。在清流镇九龙村舒心家庭农场低镉水稻试验示范基地,今年首次试种的省农科院研发品种德粳4号长势喜人,阵阵稻香飘来。检测表明,德粳4号每公斤含镉量低于0.2mg的国家标准,有效攻克了水稻镉超标问题。舒心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王明江说:“为了达到种植标准,我们提供更艰难的生长环境,丰收的水稻长势、表现都是相当好的,经检测后得到的数据很有说服力,重点解决了镉超标问题。”下一步,清流镇将继续推广低镉水稻品种多点试验示范,并在明年初投入运营的新都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培育不同环境下稳定低镉累积水稻品种,持续护航天府粮仓农业绿色健康发展。

“稻米+农技”助力产业增效。目前,清流镇已规划建设现代数字农业体验区,该科普研究基地后期将由农业科研院校、技术专家等提供技术生态支持,研发推广水稻、大蒜及蔬菜等新品种。同步启动数字农业建设工作,开设智慧农业推广,将机械化作业从地面延伸到空中,进行无人机自动喷洒、互联网自动监测病虫害的智慧农业试点。

藏粮于地

耕地健康焕发新活力

“耕地+规模”经营让乡村更美好。清流镇大力推进土地集体联营制工作,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拢耕地统筹管理,以优质粮油为主导产业,自主经营或与规模经营业主合作种植,不断扩大粮食种植规模,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今柳泉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收储1000亩耕地自主经营规模种植粮食作物,通过规模种植增加产出和节约成本,年收益预计达50万元。将以“泉映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专项债包装项目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宜机化农田改造、农业灌排设施、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提档升级全镇万亩高标准农田,重塑大田肌理,实现全域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质量提升。

“耕地+绿色”经营让农业更生态。清流镇结合耕作实际,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在泉印心都首开区实施稻渔综合立体种养区,项目负责人张韬介绍说:“该项目鱼鸭畅游、稻花飘香,能减少鱼鸭饲喂量,可自然地增加有机肥,有利于水稻生长,保证其生态品质,整个种养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作为天府粮仓成都平原的组成部分,新都区清流镇将接续抓好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粮食稳产保供,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更多清流力量。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彭戎 清流镇供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