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醉驾?战友你确定能承受其害么?

嘿,战友们

即使这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但每隔一段时间还是得提醒

酒驾危险,醉驾更罪无可恕

就在近日,广西南宁军事法院

就给青年官兵“私人订制”了

一份“预防酒驾醉驾手册”

如果觉得有用,请转发

什么是酒驾?

判断是否酒驾不是以饮酒后头脑“晕不晕”的感觉为标准,也不是以酒后脸“红不红”的外表为标准,而是以摄入的酒精含量,即血液中酒精浓度的专业测量结果为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酒驾可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饮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简称醉驾)是指车辆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酒驾的成本账

酒驾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承担哪些后果,我们一起算算账:

(一)政治成本

酒驾行为危害部队安全,损害部队形象,败坏部队风气,严重干扰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

同时,酒驾行为将严重影响军人成长进步,依据《纪律条令》相关规定:违规饮酒和酒后驾驶的,给予警告至撤职处分;对酒后驾驶构成犯罪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给予开除军籍处分。

(二)法律成本

行政处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对酒驾行为做以下处理:

1、饮酒驾驶=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1000至2000元罚款+一次记满12分。

2、再次饮酒驾驶=10日以下拘留+1000至2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醉酒驾驶=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禁驾。

刑事处罚:依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第一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1至6个月,并处罚金。

(三)经济成本

饮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保险不赔+巨额赔偿;

酒后驾驶致人死亡=保险不赔+巨额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

(四)社会成本

酒驾造成事故的后果影响深远,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特别是事故导致的致伤、致残、致死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容易引发军警民纠纷、网上炒作,造成社会舆情。

(五)家庭成本

酒驾行为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家人将承受巨大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未成年子女造成心理阴影。而且,犯罪记录将伴随终身,子女在参军入伍、报考公务员、申请入党时将受到限制。

(六)健康成本

长期和过度饮酒,会出现酒精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肠功能紊乱、胃出血、胃炎,增加患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等风险;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等等。

酒驾常见认知误区 

误区一:酒后骑摩托车不属于酒驾

按照相关规定,“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的轮式车辆。二轮、三轮摩托车均属于机动车,酒驾同样违法。

误区二:酒量大喝得少不属于酒驾

酒量的大小和血液酒精浓度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毫克以上即为饮酒驾车,达到80毫克则为醉酒驾车。

误区三:隔餐酒、隔夜酒不属于酒驾

中午饮酒晚上开车,或者晚上饮酒第二天早上开车,只要血液中酒精含量达标就构成酒驾。

误区四:酒后挪车不属于酒驾

不管速度快慢,即使只是挪动车,也属于酒驾。

误区五:在马路以外的地点驾车不算酒驾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广场、公共停车场、小区内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酒后驾车行进,也属酒驾。

误区六:酒后多喝水能稀释酒精浓度

有的人酒驾遇到交警巡查,就采取喝水、抽烟、吃口香糖等方式,想降低口腔里的酒精含量,这些都是徒劳。

酒精检测仪检查的是来自肺部的气体,而不仅仅是口腔里的。同时,还要根据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定是否属于酒驾。

误区七:在交警面前饮酒逃避处罚

有的人随车携带白酒,一旦酒驾遇到交警,马上下车拿起酒瓶猛灌,辩称“下车才喝的酒”。

按照相关规定,被现场查获的当事人为达到逃避刑事追究的目的,在呼气酒精测试或者提取血样前饮酒的,同样以酒驾论处。

误区八:提取血样前逃跑就不能认定酒驾

有的人进行酒精呼气测试后,趁办案人员疏忽溜之大吉,以为这样办案机关就没有证据定罪处罚。

根据司法解释,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可以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

误区九:指使他人酒驾不用担责

按照相关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否则将构成危险驾驶的共同犯罪,指使他人酒驾同样以酒驾论处。

误区十:纵容酒驾无需担责

车辆所有人明知借车人已经醉酒且要求驾驶机动车时,仍将车辆出借给借车人,也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的共同犯罪,司法实践当中已有判例。

酒驾典型案例 

郑某危险驾驶案

郑某正常轮休期间与地方朋友饮酒聚餐,22时许,郑饮酒后驾驶小型越野车,在广西某市中心路段与同向行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车驾驶员罗某受伤的交通事故。经现场检测,郑某血液酒精浓度为224mg/100ml,属醉驾。交警认定郑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经鉴定,被害人罗某左小腿骨折构成轻伤一级。案发后,郑某主动向所在单位领导投案自首。最终法院以郑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杨某危险驾驶案

杨某通过“联动云”手机软件在海南省某市租用了一台小型客车,后驾车前往该市与朋友王某会合。当晚19时许,杨某与王某及王某同事等人一起饮酒聚餐至深夜。后杨某在准备归还车辆途中被执勤交警盘查。经现场检测,杨某血液酒精浓度为127mg/100ml,属醉驾。最终法院以杨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陆某交通肇事案

陆某驾驶单位车辆,擅自改变行车路线,与老同学聚餐饮酒,返回单位途中,在广西某市中心繁华路段,与文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文某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经现场检测,陆某血液酒精浓度为92.33mg/100ml,属醉驾。交警认定陆某负事故主要责任。案发后,陆某及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并积极赔偿被害人亲属。最终法院以陆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如何远离酒驾

一是强化法纪意识,做到尊法崇法不动摇

我们要端正根本认识,从被动的“要我遵纪守法”变成主动自觉的“我要遵纪守法”。要看到法规制度是个“护身符”,对于驾驶员来讲,法规制度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是一条“高压线”,在这条“高压线”面前,大家要坚决做到“碰不得、摸不得、越不得”。我们要加强法规学习,克服法律条款乏味不愿学,自己不会违纪犯法不用学,法律知识深奥难懂不想学等模糊认识。认真学习《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军队的《军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关于严肃处理军队人员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的若干规定》等,真正守住法纪这条底线。

二是摒弃不良心里,做到文明开车不冲动

首先要摒弃侥幸心理。这是酒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有的官兵认为自己走的是熟路,路上没有交警查酒驾;有的觉得自己酒量大,头脑还清醒,开车没问题;还有的认为路上车辆行人少,不至于发生问题等等,这些侥幸心理极大地助长了酒驾行为。其次是要克服逞强心理。一些官兵在酒精刺激下,争强好胜,甚至把酒后驾车当作有本事,结果引发交通事故,害人害己。最后要克服无知心理。少数官兵不了解酒驾的认定标准,觉得喝得不多,酒精检测仪查不出来,特别是一些隔夜酒驾的人,自以为过了一晚再驾车就不会有问题,最终悔不当初。


三是抵制庸俗交往,做到洁身自好不逾规

酒后失言、酒后失态、酒后犯罪,坑了多少人,伤了多少感情,误了多少大事,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部队风气。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不能让庸俗的风气破坏了纯洁的同志关系。有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长久”,战友有喜事了,说上几句祝福勉励的话,赠送一些有意义的纪念品,岂不是更富有意义和情趣;有谁遇上不顺心不如意的事,主动靠上去与之倾心交谈,给他精神和心理上的抚慰,解开思想疙瘩,共渡难关,这才是战友真情。同时,我们要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在身边同志出现违纪违法苗头隐患时,及时制止、及时纠治,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防止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小编友情提示

推杯换盏添加喜庆

酒后驾车徒增伤悲

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来源:南宁军事法院

监制:谭亚龙

编辑:周振国

值班编辑:李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