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创新基层综合执法模式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寒亭区聚焦破解基层执法力量不足、权限不够、衔接不紧,特别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难题,突出精准动态放权,坚持常态长效推进,通过融合力量、完善体系、创新机制,打造基层综合执法新模式,让各街道执法力量“拧成一股绳”,基层治理“同下一盘棋”,真正把执法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为破解基层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寒亭区构建“1+6+N”执法架构,在辖区5个街道分别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统筹负责街道执法活动,做大做强基层执法队伍,实现基层执法由“单建”变“联建”、由“独唱”变“合唱”。

寒亭区委编办主任李传建表示,从“力量融合、运转高效、机制保障”入手,探索打造“三位一体”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新模式,趟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同时,寒亭区还推动综合执法力量常态化进社区、进网格(小区),按照“一社区、一站、一窗口(队员)”,配套设立“社区城管执法室(站)”,目前,已在金三角社区、蝶园社区试点成立了“社区城管执法室(站)”,并在商城社区等15个社区试点设立了“服务窗口”

李传建告诉记者,下一步,将针对已下放职权运行情况开展综合评估,对首批下放职权在实际操作中不符合基层实际的进行调整或收回,并根据各街道需要,做好第二批行政执法职权的下放工作,同时针对街道综合执法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邀请区级执法部门的专家,对全体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增强街道综合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