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市政协委员陈松:善用侨力量 擦亮侨都


  “0902”本土疫情发生后,江门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联盟积极响应号召,迅速集结队伍,主动开展抗疫志愿服务和公益防控消杀工作,用实际行动筑起同心抗疫的坚强堡垒。这其中,活跃着来自江门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的志愿服务队。

  市政协委员、江门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联盟负责人陈松便是这支志愿服务队的发起者。这支队伍2016年成立后,致力于公益应急救援,不断提升我市应急救援专业水平。

  “要善用侨力量,擦亮侨都社会应急救援品牌。”谈到未来,陈松笑着说道。


成立民间专业救援队伍

  “民间拥有一股强大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将会是政府力量的有力补充。”当身边的同行者越来越多,陈松有了组建公益队伍的想法,于是,他找到相关部门,提出成立民间专业救援队伍的想法。

  在陈松的推动下,2016年,江门市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总队成立。2020年,该服务总队更名为江门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成为江门首家通过应急管理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的队伍。目前,该中心有50名专业队员和230名志愿队员,下设9支分队,具备城市搜救、山地救援、水上搜救、潜水救援、后勤保障等救援保障能力。

  “陈松与队友,多次参与水域应急、野外搜索、公益防疫消杀等应急救援。此外,在核酸采样现场、全市大型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现场,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先后提交提案近30件

  2017年,陈松成为市政协委员,并连任第十四届市政协委员。他充分利用政协平台,深入基层调研,先后提交提案近30件,多件提案被评为市政协年度优秀提案,1件被列为重点提案。


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大会上,陈松代表民建江门市委会领取2021年度市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信息荣誉证书


  针对电动车停放、充电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陈松提交了《关于加大力度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的建议》提案,提出要加强安全宣传,加大源头管理,加强小区安全管理,加大力度推行充电桩建设等建议,得到了职能部门采纳落实,推动我市多个物业小区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有效解决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

  陈松还结合自身参与应急救援经历,提出《关于提升我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议》《关于加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建议》等提案。2020年,陈松提交《关于支持江门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建议》提案,被列为当年市政协重点提案,有力推动了我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发展。

  为了助力我市摩托车产业快速发展,陈松提交了《率先打造摩托车友好出行模范城市 助力支柱产业再次腾飞》提案,提出了“打击无牌、超标电动车”“专管”等建议;为了让医保更加惠民,他提交了《关于完善医保政策的建议》提案……


3月2日,市政协领导张元醒、胡念芳、周文率队走访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并与陈松深入交流


  “身为政协委员,就应该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助力提高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陈松说道。


吸纳更多侨力量参与防灾减灾

  今年3月22日,由江门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江门市新财富应急救援队以及台山市海宁海上救援志愿服务中心牵头共同发起筹建的江门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联盟正式成立。陈松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江门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联盟负责人。

  “我们希望通过成立江门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联盟,联络发展有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爱心企业、协会,让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一个有效链接政府部门、民间救援力量和公益资助组织的服务平台。”陈松说。

  陈松表示,江门作为中国侨都,有着丰富的侨资源。他希望充分发挥江门侨青会海外侨界人才资源、内联外引等优势,共建协同参与机制,吸纳更多侨力量参与我市的防灾减灾工作。

  目前,联盟计划发动更多相关的安全应急产业企业、商协会以及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将涵盖水上、危化品、消防、医疗等各类应急救援领域,并着力探索完善政府专业救援力量与民间社会救援组织之间的协同机制,提高响应速度,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作为市政协委员,我会继续关注民生实事,凝聚各方力量,共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应急救援力量。”陈松说道。


文字来源:江门日报社记者 张华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