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胆囊结石或者胆囊息肉一定要切除胆囊吗?

2014年到2015年郑大一附院普外科进修学习,2017年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普外科进修学习,国际血管联盟河南分会静脉血栓栓塞症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肝胆协会基层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普外科甲状腺乳腺肝胆及胃肠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腹腔镜下各种微创手术:腹腔镜下阑尾胆囊切除术,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成人疝TAPP术,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及腹腔镜下探查等等各种腹腔镜微创手术,并先后开展我县第一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并在省市专家联合下行多例腹腔镜下肝胆及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发病率逐渐下降,那么问题来了:得了胆囊结石或者胆囊息肉一定要手术吗?如果选择手术的话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呢:保胆亦或是切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点意见。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胆囊的生理功能:

 1.浓缩储存胆汁:胆囊容积约30-60ml,浓缩24小时内可以接纳500ml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和电解质的功能很强,可将胆汁浓缩5-10倍而储存在胆囊内。

2.排除胆汁:胆汁的分泌是持续的,而胆汁的排放则随进食而断续进行,每次排胆时相长短与食物种类和量有关。进食后可以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

3.分泌功能:胆囊粘膜每天分泌约20ml粘液性物质,主要是黏蛋白,有润滑和保护胆囊粘膜的作用。 

一定要手术吗?

 既然胆囊有帮助消化的作用,长了结石或息肉一定要手术吗。有下面几种情况需要手术:

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2.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

3.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大于或等于2cm。

4.充满型胆囊结石。

5.有症状的和有手术指征的胆囊隆起性病变。

6.急性胆囊炎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手术指证者。

7.胆囊单发息肉直径超过1-1.2cm以上;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8.胆囊多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9.胆囊息肉伴有临床症状。

10.胆囊单发息肉,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若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11.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

12.胆囊息肉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迅速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保胆取石怎么回事

目前大部分的胆囊结石手术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那么保胆取石又是怎么回事。


先了解一下保胆和切胆的优缺点:

保胆取石优点:在取出结石的同时,完整保留胆囊和胆囊功能。让患者手术后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也避免了一部分病人因胆囊取出带来的心里负担。整个手术微创、可视、安全系数高,让患者和家人都放心。如术中发现胆囊不宜保留,则可立即转换为胆囊摘除术。转换过程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病人康复快,术后一天即可下地活动、进食,住院3-5天就可出院。

缺点: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问题。一般来讲,胆囊结石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大程度与胆囊慢性炎症,胆囊收缩功能降低、胆汁代谢及患者年龄及激素水平变化,患者的饮食生活方式等多因素有关,目前认为对于胆囊单纯性胆固醇结石,术后口服熊去氧胆酸可以降低结石复发的风险。

切胆优缺点

优点:

无结石复发、结石残留的风险

缺点:

消化不良;

胆管损失,手术中容易造成胆道负损伤;

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胆囊切除术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

之前保胆取石的结石复发率高,但是目前设备及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已经让保胆取石的复发率明显下降,保胆手术的方式愈发让人认可。

保胆的指征

1.经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

2.经ECT检查或口服胆囊造影证实胆囊功能正常。
3.经ECT检查,发现胆囊未显影,但手术能够取净结石,且胆囊管通畅。
4.能够接受胆囊结石复发的可能。
5.排除胆囊癌变可能。

以下情况不适合保胆

①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化脓、穿孔和坏疽,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②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均匀增厚大于 5 mm,或胆囊壁薄 厚不均;

③胆囊壁纤维化,瓷化胆囊;

④胆囊萎缩,术中证实胆囊腔消失,或容积过小;

⑤胆囊管梗阻,术中无法解除;

⑥弥漫型胆囊腺肌症;

⑦节段型胆囊腺肌症,隔孔小于 5 mm,并且近端胆囊腔过小或远端胆囊壁增厚大于 5 mm;

⑧ 弥漫性 RASS;

⑨胆囊恶性肿瘤;

⑩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所见可疑胆囊恶性肿瘤;

⑪胆囊息肉或胆囊占位性病变术中冰冻提示胆囊恶性肿瘤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不能确定为良性病变;

⑫术中冰冻病理为良性病变,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需二期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胆结石是否保胆,不是治疗的目的,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彻底治愈疾病,适应症需要充分征求专科医生的意见,万不可为了保胆而保胆,而忘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避免反复手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