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学堂梁子遗址——在中外旧石器考古界占有重要一席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考古工作持续30余年,先后发现了三具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学堂梁子遗址(又名郧县人遗址),有何重要价值?9月2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相关考古专家。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1990年至今,学堂梁子遗址经历了多轮考古发掘。之前的5次考古发掘调查中,在核心区发现了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和207件石制品,其它区域发掘出土2000多件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遗址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阶地序列、系统的古环境信息,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古生物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存等极为珍贵,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专家认为,该遗址是我国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古人类遗址。“凭借其出土文物、现存面积、保存完整度、堆积丰富度、可持续工作条件等方面优势,郧县人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占有重要一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说。

1989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学堂梁子调查发现“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次年,在学堂梁子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中出土了“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并发现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器遗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看过这两具头骨化石后称其是“国宝”,称赞是“了不起的发现”。贾兰坡与其他专家研究、鉴定后认为,这是距今10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依据古人类命名的规则,被命名为“郧县人”头骨化石。

这两具古人类头骨化石,分别被列入“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时以其完整性、稀缺性、重要性等特征,在海内外学界引起轰动。在古人类研究领域,发现古人类牙齿都相当珍贵,如此两件保存比较完整的头骨化石,令国外同行羡慕不已。郧县人相关研究成果很快登上《自然》《人类学》等国际知名刊物,被写进了美国和日本的教科书。美国《发现》杂志,将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列入世界1992年50项重大成果之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