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围绕培育文旅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 山西文旅今年唱这几台“重头戏”

日期: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收集编辑:山西经济日报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山西省文旅融合持续深化之年。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旅游、聚焦旅游的时刻,山西文旅今年要干哪些大事要事呢?

2月22日上午召开的2023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围绕培育文旅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确定了今年山西省文化旅游工作要唱好的“重头戏”。

3月25日,平遥古城恢复开放首日,开城仪式表演吸引了各方游客驻足观看。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栗美霞 摄

打造文旅标杆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今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将坚持以市场为牵引,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山西太原、大同领跑,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文旅体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为发挥山西太原、大同领跑作用,山西省将聚焦太原在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功能定位,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模式,打造文旅地标,升级文旅商圈,推动山西太原成为区域消费中心、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等。聚焦山西大同区位交通优势、桥头堡地位,培育休闲旅游、避暑康养、冰雪旅游等文旅新业态,推动山西大同成为有效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引领文旅发展的新高地。

聚焦建设文旅康养领域高标准市场体系,今年将重点打造山西太原晋源区、浑源县、右玉县、五台山、平遥县、盂县、壶关县、陵川县、洪洞县、运城盐湖区等10个文化特色鲜明、市场主体活跃、核心竞争力强的文旅康养集聚区。

在优化提升文旅体验方面,山西省将重点打造沉浸互动文旅消费新模式。以“穿越山西、晋看华夏”“康养山西、晋享人生”“自在山西、晋行大运”为主题,创意制作沉浸式原创文旅节目。持续打造“重走梁林路”“康养山西”“欢乐中国年、地道山西味”等品牌IP。

大阳古镇内的非遗制作技艺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山西经济日报首席记者 栗美霞 摄

出精品提效能 繁荣兴盛文化事业

今年,山西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打造艺术精品,创新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公共文化群众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围绕建强公共文化阵地,今年山西省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升免费开放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按照国家一级馆、全国领先的标准,建设山西省文化馆新馆,持续提升山西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效能。

今年,山西省将开展“一剧一评”活动,打造艺术精品。其中,重点打造歌舞剧《热血》、民族歌剧《桃花红 杏花白》、京剧《申纪兰》等剧目,提升晋剧《裕川茶庄》、蒲剧《忠义千秋》等历史题材剧目。持续推进“长风之夜”“艺术之旅”“唱游三晋”等省级品牌建设。

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山西省将推出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和非遗旅游线路。创新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继续办好2023中国非遗面食大会和第三届工艺美术博览交易会暨第三届非遗博览会等。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壮大旅游业。图为皇城相府景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八方来客。

从供给端发力 强化景区核心吸引力

今年,山西省将在景区提质升级、智慧景区建设以及用活用好旅游资源等方面发力,强化景区核心吸引力。

在实施龙头景区梯次打造培育计划方面,将重点打造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关帝庙4家景区,着力培育王莽岭、云丘山、恒山悬空寺、黄崖洞4家景区。实施高等级景区创建培育计划,形成补充和储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梯队,支持晋祠 — 天龙山、关帝庙、恒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继续实施晋陕联创,推动乾坤湾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

在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和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化智慧化旅游景区,实现本体活化、体验优化、服务信息化。依托“5G+智慧文旅联合实验室”,推出一批“5G+智慧景区”示范点。遴选晋祠 — 天龙山、黄崖洞、王莽岭等10家高等级景区开展智慧化升级,推动雁门关等一批景区智慧场景建设,促进优质旅游资源向优质旅游产品转化。

晋祠

深挖文化内涵 促进业态融合发展

立足文化旅游比较优势,山西省今年要以文化内涵升华旅游体验,积极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单位创建工作,推动文旅产品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今年,山西省要将山西武乡、兴县、左权、右玉等地打造成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支持山西武乡县开展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建设,举办2023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集中推出一批赏乡土特色、忆乡情乡愁、享农事乐趣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打造更多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支持打造晋城“百村百院”工程、运城“条山驿”特色民宿品牌等。

工业遗产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今年,山西省将要依托大型工厂、工业遗产,择优推动工业企业开发工业旅游产品,积极推动山西大同开元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等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推进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随着管理的不断提升和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 平遥古城成为越来越多的外省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资料图片)

创新宣传营销 加速文旅业进入“品牌时代”

今年,山西省将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提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在办好重大活动方面,将聚焦“休闲旅游”主题,全力办好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办好康养产业大会;争取承办文旅部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及配套活动等。

在创新营销方式方面,将聚焦“山西人游山西”“好邻居多走动”、远程游客“晋行时”引客计划等活动,加大国内市场营销力度。与此同时,加强区域协作,针对不同市场实施精准营销,策划线路产品,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客源地,积极融入环渤海区域合作圈,实现客源互动。借助文旅部驻外机构渠道和平台,邀请主要境外客源地旅行商到山西考察踩线,增强外国游客对山西的感知和体验,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到山西旅游观光。

提升改造工程后的王莽岭景区形成了“山上观光旅游、山下康养度假”新格局。山西经济日报首席记者 栗美霞 摄

优化服务环境 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全要素保障是打造“旅游友好型”服务形象的重要基础。今年山西省将全面提升游客的便利舒适度、体验满意度和品牌认同度,打造山西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营造健康有序、安全稳定的文旅发展环境,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山西省将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和旅游服务质量暗访监测,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应急救援、投诉受理等保障体系,实现经营合法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从业专业化,打造优质旅游服务品牌。

雁门关

此外,还将开展旅行社信用等级评价,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常态化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和交叉检查,持续开展安全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三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系列专项行动等。

山西经济日报首席记者 栗美霞

相关阅读

  • 2023年2月23日,一起早读云南!

  • 今天是2023年2月23日星期四今日天气云南省气象台预计,今天(2月23日),昆明晴间多云,10~20℃,迪庆西部阴有小到中雪,迪庆东部阴有阵雪,怒江阴有中到大雨,昭通北部阴有小雨,丽江西部、大理
  • “春经济”奏响振兴进行曲

  • 白沙坪盘好风光引客白沙坪盘好风光引客来。又是一年春好处,莫负好春光。春色醉人、春味诱人、春光催人……今年新春,涵江区抓住“春经济”,奏响了乡村振兴进行曲,旅游市场一派红
  • “华人老家”——洪洞县县委书记调整

  •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洪洞被称为“华人老家”。

    据“洪洞发布”消息,2月22日下午,全县干部
  • 长白山:旅游业回暖游客多

  • 今年以来,长白山管委会把“完善产品业态”和“丰富消费供给”作为推进文旅融合、增强游客体验、促进消费升级的着力点,不断完善旅游全要素体系,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和消费体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石嘴山交警为民排忧解难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

  • 2月22日,来自甘肃省镇原县的王某来到石嘴山市交警分局高新区交警大队,将一面写着“执法严明 结案迅速 两袖清风 一心为民”的锦旗满含深情的送到民警手中,表达了对民警认真负责
  •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试运行

  • 记者昨天从市规自委获悉,2023年年初,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C区开放试运行。据介绍,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全长9公里,南起北京北站,北至北五环,纵贯海淀,此次试运行的一期C区长约1公里,面积
  •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问巴赫

  • 名曰《巴赫的LOGO》的云端音乐会,在葛灏演奏的《D大调托卡塔与赋格》中结束,又一次被葛灏的琴声感染的田艺苗似乎难以一下子从巴赫的音乐世界里回到现实中,她喃喃道:在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