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在颐和园开展

9月28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颐和园承办的系列精品文物专题展“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在颐和园博物馆揭开大幕。延续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举办“园说”系列展的文化脉络,“园说Ⅳ”汇集了颐和园、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15家文博单位提供的各类展品171件/套、资料品32件/套。

颐和园管理处党委副书记秦雷介绍:“‘园说IV——这片山水这片园’展览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集中打造的‘园说’展系列的第4部,我们为游客奉献了一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盛宴。这个展览聚焦‘三山五园’这个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集群,以颐和园为中心,以文物为载体讲述‘三山五园’悠久的历史、杰出的艺术成就、灿烂的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三山五园’的保护、发展创新所取得的成就。”

【五个篇章】遍览“三山五园”

此次展览以文物为载体,系统讲述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历史名园集群在选址、营建、造园艺术、历史功能及保护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展览共划分山水毓秀、名园盛衰、移天缩地、园居理政、古园新生等五个篇章,阐释了北京西郊历史名园钟灵毓秀的山水环境、经年累月的造园历程、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园居理政的多元功能和方兴未艾的建设发展进程。

步入核心展区,一幅弧幕动画最为引人注目。巨大的弧形屏幕上一幅写意与界画相融合的清代画卷从右向左徐徐铺陈开来,画卷以北海为起点,沿途经过历代帝王庙出阜成门,经畅春园(图中只绘制了基址)到圆明园……最后终止于香山的静宜园。沿途清楚地复原、展示出清末京西的人文地理,如同清末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游客跟着动画中清代官员的步伐行进,遍览“三山五园”。

据介绍,目前这里正在展出现今仅存的孤本清代《香山路程图》。《香山路程图》为宫廷绘画机构如意馆所绘,是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御制并御览的舆图,如同现在游客手持的“旅行指南”。动画以《香山路程图》为蓝本进行数字化处理,让游客在浸入式的展览中体会“这片山水这片园”的文化意境。

《香山路程图》属于形象画法,突出描绘御路、桥梁、村镇、津渡、驿站、塘铺、衙门,每段道路皆注记里程,反映了古今交通道路的传承与变迁。图中以山脉、河流、城池、建筑为基本要素,着重绘出联系城镇间的道路,以体现沿着道路行进时向两侧观看的亲身体验。《香山路程图》由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于2021年征集,原件藏于颐和园博物馆。

【云上观展】让文物“活”起来

秦雷介绍:“今年9月28日正值颐和园博物馆挂牌一周年。2021年9月28日,颐和园积极响应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将文昌院景区更名并升级为颐和园博物馆。一年来,颐和园博物馆快速发展,成立至今先后推出‘园说III——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玉见生机——中国古代动植物题材玉器展’‘绝艺交辉——英国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与颐和园博物馆艺术精品展’等四个专题展览,丰富了游客的文化生活。”

本次展览开通了“云上”观展与重点文物电子导览,游客既可展厅参观,也可线上观展。配合展览,学者名家还在颐和讲堂为广大园林文化爱好者带来精彩的专题讲座。此外,展览现场还设有多形式、多场次的科普社教活动供游客参与体验。

“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在颐和园博物馆的展览时间从9月28日至2023年2月5日(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将持续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 (记者 景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