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体检:贫血的自我检测方法——六看与六症

每年年底,都是各大单位组织体检的时间。

每到这时,都会有各路朋友拿着体检报告来咨询我。

搞得好像我能看懂似的。

作为学中医的,我自己都7年没有体检过了,就是因为看不懂体检报告。

其实中医针对身体情况,有自己一套非常完整和准确的检测方法,虽然不能像仪器一样看到身体的内部情况,但是可以“司外揣内”,根据外像而判断内部的变化,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今天咱们就拿西医的贫血来说个事儿。

在中医里,是没有贫血这个词儿的,中医只有血虚。事实上,西医测定的贫血和中医的血虚也不是一回事儿。有的时候,检测结果没有贫血,但在中医眼里,就已经属于血虚的范畴了。

那如何判断呢?外表有六看

1、看脸色。血虚的人,脸色一般都不会好看,要么㿠白无神,要么暗淡萎黄。有些人甚至还会出现青灰色,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2、看眼睑。翻开下眼皮,一般人的眼睑结合膜都是红润的,而血虚的人就会比较淡白,无血色。

3、看口唇。血液充盈的人,口唇颜色就会比较红润有血色,嘴唇相对来说也会丰润饱满。而血虚的人,不但唇色会淡,嘴唇周围还会有一圈白色的边框,显得嘴唇更加惨白。

4、看指甲。肝主爪甲,而肝又藏血。血虚的人,指甲就会发白,无血色。尤其是手指伸直时,指甲中间的部分都会变成白色,只有边缘为红色。血越少,中间白色的部分就越大。

5、看手掌。血液充盈,手掌就会发红,尤其是晚上把手掌罩在灯光上,就能透视看到像霓虹一样绚烂的颜色,非常漂亮。而血虚的人,手掌就会偏白或者发黄,即使晚上放在灯光上,透出的颜色也比较暗淡。

6、看头发。发为血之余,没有一个血虚的人,可以有一头茂密的头发。看看程序员朋友就知道了,长期动脑伤血,最先扛不住的就是头发。血无余,哪里来的发呢?

除了看这些身体的表象以外,还有六个相关症状。

1、头目眩晕。血虚的人常会出现头目眩晕,尤其是猛地坐起或者站起时,由于体位快速发生变化,血液亏虚跟不上位移速度,就会出现眼前发黑、发晕的情况。有些人甚至要好几秒钟才能看到东西。

2、夜眠不安。心藏神,晚上人要安睡,就要神魂收回血内。如果血虚不能藏神,就会出现夜梦多,易惊醒,睡眠不安的情形。要是血虚发热,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

3、身体乏力。气血不足的人,是无法承担大剂量的脑力和体力工作的,尤其是体力活动,血不足四肢就无力,很容易出现体虚乏力的症状。

4、大便不畅。肠道排便,一方面是靠阳气的推动,另一方面也需要肠道津血的润滑。血虚的人,肠道就会很干涩,从而出现大便干结或者大便困难的情况。

5、容易抽筋。肝主筋,肝藏血,血液是濡养筋脉的重要因素。当一个人血虚的时候,筋脉就好像失去了弹性的牛皮筋,很容易出现拘挛或者屈伸不利,这就是为何老年人易腿抽筋的原因。

6、心悸心慌。当心血不足时,身体就会自动加快心跳以保证血液的供给,这时候就会出现心悸心慌。尤其是劳累时,心跳会加快,血虚严重的人甚至会出现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呼吸困难等情况。

好了,看到这里,估计你们大多数人已经鉴定出自己是否是血虚了,而且我用脚丫子都能猜到,你们大部分人都有血虚的症状。

那咋整?食补啊。谁让搞吃,咱是专业的呢。

补血的食品,那属各类动物肝脏为最好了。这个真是吃啥补啥,因为所有动物的肝脏,都有藏血的功能。

日常以猪肝、鸡肝、鸭肝为好,怎么料理我不在行,抖音上全有,都是世界大厨。

如果吃不惯动物肝脏的,素食以金针菜、菠菜为最好。菠菜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金针菜可能好多人都没怎么吃过。

可是金针菜是补血的佳品啊,食疗大师陈存仁先生就特别推崇金针菜。金针菜也就是黄花菜,可以炒着吃,凉拌着吃,或者炖肉吃。它之所以可以补血,用营养学的理论来说,就是因为它含铁量特别丰富,在蔬菜里可以排名NO.1。

现代医学在临床中发现,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适宜高血压患者食用。另外,黄花菜中含有卵磷脂,是人体大脑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食用可增强记忆力,延缓脑细胞衰老。

中医学则认为,黄花菜性平,能健脾,提高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脘痞食少、口淡不渴、呕吐便溏等症。黄花菜还有通乳的作用,适合哺乳期女性食用。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及孕妇、产妇、病患者,都适合经常食用黄花菜,对健身益智十分有益。

所以咱学了中医,以后可不能再让黄花菜都凉了!

其他比较常见的补血食物,还有阿胶、大枣、桂圆、红糖、红豆等,大家可以按照喜好随意选用。但是必须知道,食补虽好,但是有个过程,不能着急。

你几十年耗掉的血,不是猛吃几顿猪肝就能补回来的。食养也是慢养,在这个过程中,好好享受食物的美味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少操心少烦神,适度运动。

否则吃再多补血的东西,都变不成血,只能变成脂肪,让你亏上更多的血本。

每天上午10:30

我和小明在直播间等你一起来锻炼

扫码进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