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 医生为啥常劝人忌“生冷”?

开栏语

“常言道”是国内首个以炎症性肠病为主题的中医科普栏目,寓意为“肠炎道”;“常言道”的创作团队是以陈延教授为主体的广东省中医院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陈延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强调中医科普的专业性是他的风格,所以本栏目也可理解为“肠延道”;本栏目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为炎症性肠病患者选择中医方案出谋划策。

在日常看病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医生说,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到底哪些才属于生冷的食物,生冷的食物对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医生又为什么会建议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呢?下面请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生”和“冷”是两种不同的情况,所谓“生”,是与“熟”相对的,主要是指没有经过热处理的食品。生的食物分两大类,一大类是指常规无需热处理的食物,如水果、部分蔬菜等;另一大类是指常规需要热处理但没有进行热处理也可以食用的食物,如鱼生、生腌、沙拉等。而“冷”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温度偏低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另一类是指食物的性质属于寒性或者凉性,如苦瓜、芥菜、冬瓜等。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生的东西大多数是冷的,而冷的东西不一定是生的,比如冬瓜、苦瓜煮熟后也是凉的,只是凉性会因为热处理后略有减少而已,这种热处理并不能使其改为热性。

既然“生”与“冷”是两类不同的食物评判方法,为什么我们会将这二者并列在一起讲呢?这是因为“生”“冷”食物具有共性,就是均会消耗人体的阳气。中医学补土流派创始人李东垣,在其著作《脾胃论》中指出“亦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生旺也。”

可能有人会说,你把生冷食物说的那么恐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吃了也没事?这个就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了。生冷食物消耗人体的阳气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消耗人体的阳气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人体健康的关键不是多,而是平衡,阳气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阴阳平衡才好,阳气少了是不健康的,阳气太多了也是不健康的,阳气太多,就会产生上火的情况,所以中医说:“气有余便是火”。

那什么样的人会喜欢吃生冷的东西呢?首先是小孩,因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容易上火;其次北方人吃生冷食物的比例比南方人高一点,因为北方人体质盛实,而且喜欢吃肉类,容易上火;第三类是海边的人,因为海上作业日照时间长,容易上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喜欢吃生冷食物的人群都是容易上火的人群,所以,进食生冷食物是这类人群为了保持体内阴阳平衡做出的合理选择。所以我们才说,这是认识论的问题,要认识到,对于身体盛实或者容易上火的人来说,适当消耗一下过多的阳气并非坏事。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否适合吃生冷的食物呢?也并非不可以,比如说应时而吃,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及燥邪为患的秋季,生冷的瓜果蔬菜是可以食用的。因为水果可以对抗气候中的热、燥之性,而寒冷的冬季就不适合进食生冷的瓜果蔬菜,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冬季也不会产生这些瓜果蔬菜,这就是自然的规律,什么时候产的东西什么时候吃,就符合自然的规律。另外还可以考虑凉物热吃,所谓凉物热吃,比如在凉菜中加入辛辣的蒜头,把冬瓜、苦瓜等进行煎煮等,都可以有效减低其凉性。

既然这么多人都可以吃生冷食物,为什么医生会让病人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呢?或者说什么样体质的人不适合生冷食物呢?主要就是阳气不足的人,因为如果本身阳气就不充足,又吃了攻伐阳气的生冷食物,就会使阳气更虚,从而导致疾病产生或者反复。

那么,克罗恩病患者是否适合进食生冷食物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阳气虚弱是克罗恩病产生的核心病机,进食生冷食物,会损伤脾阳,使脾之运化失常,湿浊内生,导致克罗恩病症状加重或者反复。所以,我国2021年颁布的《中国炎症性肠病饮食管理专家建议》也指出:“IBD患者除了肠道炎症外,常有胃肠道运动过激和感觉过敏,吃生冷食物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可诱发或加重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因此,IBD患者,尤其是活动期IBD患者,不宜吃生冷食物和冷饮。缓解期IBD患者生吃水果则并非严格禁忌,不过,要注意食用的量和速度,宜少不宜多,宜慢不宜快,而且最好在饭后食用。”

医学指导:

陈延,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消化科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补土学术流派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委员,世界中联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

目前负责中医补土学术流派理论研究工作,在中医理论方面有一定优势;作为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负责人,擅长使用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跟师广东省名中医余绍源教授,擅长使用中医药治疗痞满、泄泻、便秘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编中医专著9部,撰写相关论文60余篇。

炎症性肠病慢病门诊: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门诊楼4楼。(明确诊断为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至慢病门诊现场加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陈延 黄智斌 郑婕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