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区:一支队伍管执法 基层治理有力度

2022年4月份,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镇政府接到长治市政府13710督办任务,辖区内任家村有一处占地不到3亩的违规建筑,要求尽快拆除。“我们镇接到这个督办后,综合行政执法队前后用了十来天时间就完成了违建拆除。像这种情况要是放在以前,需要向上党区相关部门汇报后,才能下达整改通知书进行整改,周期不仅长也复杂。自从镇里成立综合执法队以后,不仅简化了办事程序,也提高了办事效率。”郝家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申建雷深有体会地说起乡镇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以来的好处。这也是上党区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一个缩影。

      

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上党区坚持把乡镇综合执法改革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区以队伍组建和阵地建设为基础,以清单梳理、专项培训、装备配置为重点,以机制建设为保障,走出了一条“硬件与软件齐抓、创新与实践并举”的乡镇综合执法改革新路子,成功探索出“152”综合执法改革模式,“1”,即坚持围绕党建引领这个中心;“5”即打好队伍建设、业务培训、装备配置、清单梳理、“实践实战”五场硬仗;“2”,即建立了“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基层执法工作机制和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上党坚持围绕党建引领这个中心,坚持党委挂帅推动,上党区委专门成立了以上党区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常委任副组长、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一支队伍管执法”专项领导小组,乡镇成立了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副组长的工作实施小组,实现了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同时在执法队伍优化调整上,优先选调有执法资质的共产党员加入,努力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一线。目前,全区乡镇执法队伍356人,其中党员达259人,占队伍总数的72%。

     

案件询问室、案件听证室、案件举报室……功能齐全的科室、宽敞明亮的大厅、规范统一的窗口。近日,记者看到秩序井然的上党区郝家庄镇综合行政执法大厅,集中了22名队员办公,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前来办事,提高了执法队伍办案效能。如何使新组建的执法队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上党区着力打好执法改革五场硬仗,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落地见效,郝家庄镇综合行政执法大厅的投入使用,就是五场硬仗中的打好装备配置硬仗,在这场硬仗中,全区10个乡镇(街道)已全部配置了不低于4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实现了标志、标牌、标识和版面制度上墙。同时,财政划拨200万专项经费,为每支乡镇综合执法队配发了专用执法车辆、摄像录像一体机、扫描仪、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15大类80余套(件)执法装备,为提升基层执法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物力支持。

     

同时,上党区还打好队伍建设硬仗。在队伍领导架构上实现了主要岗位的合理配置,在执法队内设机构上确立了“三室三队”的模式,设立了办公室、指挥中心、法规股三个股室和特勤中队、执法一中队、执法二中队三个中队,在执法队伍组成上确立了“乡镇编内人员+部门下派人员”的上下组合模式。目前,全区十支乡镇执法队共有乡镇在职在编干部246人,选调区直重点执法领域执法人员110人,共计356人。打好业务培训硬仗。在改革推进阶段,上党区就改革的方式方法和重点任务分六批共计350余人进行了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前期工作培训;在队伍组建完成后,邀请行业专家、高校讲师、专职律师及相关执法单位的业务骨干,就乡镇(街道)如何开展具体执法工作进行了授课和交流,并开展了执法业务现场模拟演练。打好清单梳理硬仗。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根据《长治市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参考目录》,上党区共梳理法律法规赋权乡镇(街道)执法事项46项,经上党区政府法律顾问单位审核后已下发至各乡镇(街道)。按照“部门核、乡镇选、司法审”的工作步骤,上党区将核定的人社、应急部门委托的4项执法事项下发至乡镇,迈出了“46+N”差异化向乡镇赋权的第一步。打好“实践实战”硬仗。上党区开展了专项执法活动,从农业、安全生产、防洪防汛三大领域,分南部、中西部、东北部三个片区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开展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20余人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巡查60余次,检查监管对象35家,排查隐患235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1份,在实践执法中有效锻炼了执法队伍的实战水平和能力。“2022年以来,我镇共开展执法28次,其中有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目前都已全部完成整改。”面对郝家庄镇开展的执法检查,该镇党委副书记赵宁这样说道,“综合执法队成立以来,乡镇一些违法现象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置,进一步提升了乡镇的基层治理能力。”

     

与此同时,上党区还依托该区综治中心,建立了“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基层执法工作机制,依托该区执法协调小组,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一支队伍管执法”高效运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