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叩官镇响场村:向绿而行 从“吃生态亏”到“吃生态饭”

  “农民要致富,关键在养猪。只要养起猪,有房又有车。”在之前很长一段时期,五莲县广大农村地区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少村民靠着用泔水养猪,鼓起了“钱袋子”。

  五莲县叩官镇响场村,青山环绕,一泓碧水穿村而过。多年前,村庄也曾遭遇“成长的烦恼”。一部分村民在村里办起养殖场,对村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今年50多岁的王成坤是村里的养猪专业户。他最多时养了十多头母猪,年出栏200多头猪仔。由于缺乏科学指引,加之管理粗放,养殖粪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他的家门口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他说,“没有办法,老百姓总要挣点钱养家糊口。”

  粗放式发展带来的污染,让村庄的生活条件日渐恶劣。痛定思痛,近几年,借助五莲县“美丽乡村”建设,响场村下决心让村庄换个“模样”。

  那时,养殖产业称得上是响场村的“富民产业”。“当时我们几家养殖户都想不通,觉得‘饭碗’被砸了,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王成坤回忆,如果按照当年行情,自己养猪一年纯收入就有50多万元,全村靠养猪年收入可超百万元。

  那段时间,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李记龙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跟村民讲道理。

  一边是关乎村庄永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边则是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李记龙告诉村民,“好的生态环境回馈的不只是我们这代人,子孙后代也能永续受益。”

  正是这些话点醒了村民,坚定了全村绿色发展的决心。此后,响场村全面行动起来,拆除养殖棚、修村路、建广场、治理河道、完善基础设施……经过不懈努力,村庄美了,水清了,环境变好了。


  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大舞台。每到傍晚,老人、妇女纷纷走出家门和着歌声跳起舞。每逢节日,村里也像央视一样办村晚,村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在李记龙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村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好风景换来好“钱”景。借助省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力量,村庄规划建设了集民宿、农家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园项目,拉动乡村旅游发展。同时,利用苹果、丰水梨等特色产业,打造精品采摘园,形成可游可赏、有趣有乐的新型乡村生态经济,把“山”“水”文章做到了极致。

  昔日污水横流、臭气冲天的响场村已成为游客留恋的美丽乡村。吃过“生态亏”的响场村人吃上了“生态饭”,日子也慢慢红火起来。

  “苹果、鸡蛋在家门口就卖了,我再也不用骑着车大老远跑镇上叫卖了。”村民王连堂笑着说,村庄来观光的游人多了,带动了村民家里农产品的销售。

  这几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五莲县雨后春笋般兴起,响场村也成立了莲响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服务,由党组织带领村民闯市场、谋发展,让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生态环境好了,项目也跟着进来了。今年,响场村通过招商引资招来一家投资商,流转150亩土地发展设施樱桃,进一步带动村集体增收,村里500多名村民因此受益。

  “2017年,我们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今年预计将突破20万元。”李记龙介绍,“这些年,我们村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让响场村成为了“传奇”。从全村靠“卖猪发家”让乡村环境苦不堪言,到舍弃百万元收入坚定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响场村实现了点“绿”成金。响场村的实践,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佐证。

短评

  算好“环保大账”,才能算准“经济小账”

  卢昱东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作为一个山区村,响场村算好“环保大账”这笔“大账”“长远账”,坚持向“绿”而行,实现了点“绿”成金,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响场村的实践充分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山青了、水绿了、村美了、环境好了,乡村才会实现永续发展,老百姓的日子才能红火起来。

  (统筹/策划 刘新英 采写 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何高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