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大师18|盛晖:建车站,建枢纽,就是建城市

栏目语

致敬大师 礼赞伟大的匠心精神

大江奔涌,楚天寥廓。武汉这座人与自然共同设计的城市,也是一个成就创意人生的城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设计之都”、中国设计产业的高地,工程勘察设计已成为武汉城市发展新引擎,许多企业更成为‘一带一路’上中国设计主力军。

一流工程的背后必然有一流的设计师。武汉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数量达44人,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他们那些被历史铭刻的经典之作,都是我们精神上共同的仰望,栉风沐雨许国为民的身影,都是我们新征程上的前行路标。

我们继续推出《致敬大师》系列专栏,集中报道这些设计大师的非凡事迹、学术成就,礼赞心怀“国之大者”,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以大师风韵涵养时代气质,激励广大青年设计师进步成长,共同书写英雄城市的无上荣光。

盛晖

建车站,建枢纽,就是建城市

2022年9月22日,随着G9256次复兴号动车组的驶出,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设计的杭州西站正式投入运营。作为中国高铁车站最新建造技术、最新建造理念的“结晶”, 我国“站城融合和智能化建筑”的标杆作品,杭州亚运会的重要配套工程, 杭州西站将进一步擦亮中国高铁“国家名片”, 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主持设计的就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盛晖。

▲中国第四代铁路客站代表——杭州西站

盛晖,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总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湖北省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第十五届詹天佑科技成就奖获得者。在铁路交通枢纽领域深耕30余载,盛晖见证和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客站不断迭代发展和创新的历史进程,成长为我国铁路客站领域的知名专家,被内业誉为“站房设计的灵魂画手”。他的团队设计完成高铁及城际铁路车站,设计量全国第一。

厚积薄发 让梦想照进现实

做画家的梦想从小就占据着盛晖的头脑。没专业老师教,就依着自己的喜好来:画小人书,画长江大桥,还画令他着迷的蒸汽机火车头。长大后画火车的画家梦没做成,却和火车站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中国铁路客站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

盛晖对火车站的最初印象,是1974年11岁时第一次去北京,见到了气势巍峨的北京站,1959年建成的北京站是我国第一代火车站的代表,这些客站在极为艰苦条件下建成,只是功能相对单一的城市大门。

▲中国第一代铁路客站代表——北京站,功能相对单一的城市大门

▲中国第二代铁路客站代表——上海站,体量巨大的商业综合体

1985年夏天,他走出大学校园,怀揣梦想来到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大型铁路勘察设计综合院之一的铁四院。当时,铁四院还没有独立建制的建筑设计机构,即便是专业科室也是刚刚成立,建筑设计人员除了60年代毕业的几位前辈建筑师以外,还没有太多年轻人。那些年,盛晖和几个对建筑一样痴迷的同龄人一起,从早到晚地讨论建筑,外出写生考察,做方案加班到深夜更是常有的事。设计的方案先后在武汉河运专科学校教学主楼、佛山汽车站综合楼、徐州站房等项目设计中中标。这些项目都是通过与国内建筑实力强大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投标竞选而赢得的,为铁四院进一步走向建筑市场参与竞争取得了经验和信心。

▲盛晖和火车站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铁路设计院建筑专业的地位都比较尴尬:在建筑界它有别于民用设计院局限于铁路一隅,在铁路行业它又归于配套的非主体专业;在习惯做法上要遵循铁路行规和建设程序,在业务发展上又要努力融入建筑行业不掉队落伍。盛晖坦言:“越是在狭缝中生存,越需要找准定位,发挥特长。而铁路客站建筑正是两者的交集。”

▲1989 年在自己绘制的郑州站效果图前留影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借助中国高铁的建设高潮,铁路客站设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铁四院从一开始便走在了这次创新思潮的前列。1989年4月,盛晖参与了郑州铁路新客站的方案设计竞选,这是铁四院首次设计“高架候车”的特大型站房。1990年 ,在铁道部组织的徐州站房方案征集竞选中,盛晖和梁无名老师合作的方案,首次对特大型站房设计采用了不对称的布局。这一创新很好地解决了现场实际中,站前道路中心、站房中心和站台中心三者有较大距离的关键问题,获得评审专家和领导的肯定,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项目设计权。随后由盛晖担任副设总兼建筑专业负责人完成了全部设计工作。工程于1996年竣工,这是盛晖主持的第一个特大型线上式铁路客站工程。

▲2014年1月做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之后十年,盛晖和年轻的同事们逐渐接过了老一辈留下的重担,几乎把中南、华东地区的省地市各种规模的火车站做了个遍。如合肥站、芜湖站、信阳站、岳阳站、新浦站、上虞站、绍兴站、阜阳站、九江站、张家界站、梅州站、东莞站、新余站、南通站、龙岩站等等。可以说,那个时期遍布华东中南广大地区的铁路客站,大都留下了铁四院的印记。

引领铁路交通建筑领域创新实践

2009年,全新的武广高铁武汉站建成通车。在武汉站的设计中,盛晖团队首创了一种“可选式候车”流程模式,成功地解答了我国新建客站是沿袭传统“等候”模式还是直接照搬国外高效“通过”模式的问题。同时,针对传统车站空间封闭、流程流线难以把握等问题,他们创新提出不依赖标识和问询系统,而通过建筑空间构筑使旅客产生方位感的高效疏解方法。此外,他们把武汉站的中央大厅打造成为一个各种关键功能设施均可视化的空间,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还从建筑心理学的角度降低了旅客在陌生环境的焦虑感……正是凭借着这一系列创新,2011年,武汉站与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33项建筑工程一同入选全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中国第三代铁路客站代表——武汉站,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体

其后,盛晖团队创新佳作不断:南京南站首次将铁路站房与长途客运站合体,无缝连接实现公铁零换乘;似芭蕉叶的广州南站,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是全国客流发送量第一的高铁站;广州白云站创新设计出“可伸缩的车站、会呼吸的广场”,打造了既融又分的站城融合模式......

▲南京南站

▲广州白云站

对于盛晖来说,建筑美学与建筑工程技术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把建筑美学和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结合起来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建筑形态上恰当进行地域性和文化性的表达。”盛晖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应该使建筑成为城市风景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城市地标、城市名片。

如在武汉的三个火车站建筑设计风格定位上,盛晖团队就做出了不同的尝试。武汉站白云黄鹤优美飘逸的造型, 属高技派现代风格;武昌站高台深檐灵动向上的楚建筑气息,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汉口站在建筑外观设计上则采用了西洋新古典风格,沿袭具有百年铁路历史的大智门站建筑文脉。同一个城市的三个火车站,风格迥异,融贯古今,恰当地反映了武汉多样性、包容性的城市特征。对于武汉三站的设计,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科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现代感结合得非常好,很有视觉冲击力”。

▲苏州站

初略统计,在盛晖团队的努力下,如今的铁四院已经为武汉、南京、广州、深圳、福州等15个省会城市及特大城市设计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京沪高铁、沪宁城际等项目沿线200多个城市设计了大量精致、和而不同的中小型客站。铁四院也因此成为行业内业绩最丰硕的设计单位之一,并获得许多重要奖项。2009年,武昌火车站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同年,南京站房入选建国60年百项经典工程。2012年,武汉站获得了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颁发的“2012年国际建筑奖”、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创新发展现代铁路客站理论体系

从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到总建筑师,盛晖见证了中国铁路网越织越密,铁路站房不断升级迭代,旅客发运量成倍增加。他的眼光穿越时代,时刻“把脉”着行业发展未来,不断丰富发展了现代铁路客站理论体系。

▲盛晖(左三)带领团队创新攻关

他最早提出车站建筑与铁路站场协同设计、与桥梁专业跨领域融合以及城区铁路车站的非地面化课题,首次将桥建合一的构想在高铁客站中实践,实现了理念与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成为全新的铁路客站设计模式。在武汉站、广州南站、南京南站等多个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推广运用。“桥建合一功能可视化立体疏解客流车站关键建造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全国铁路客站建筑研究课题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桥建合一”作为标准纳入《高速铁路设计规范》《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中。

▲广州南站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铁路建企改制的形势发展,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铁客站功能定位赋予了新的内涵,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高铁客站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盛晖回顾总结一、二代铁路客站发展史,研究探索新时代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技术迭代演进的规律与趋势,创新实践第三代铁路交通枢纽客站设计,创新性提出了第四代客站“站城融合、交通综合、功能复合、生态结合、智能统合”的“五合标准”。在福厦高铁设计中首次将 TOD 理念运用于高铁建设规划,提出“高铁TOD”和“串珠开发”概念 ,带领中国高铁客站建设进入新发展时期。

什么是第四代客站?“其主要特征是‘站城融合’,城市与车站没有明显界限,更没有割裂。”盛晖表示,站城融合致力于打造高可达、高复合、可逗留、可穿越、有弹性、有韧性、记得住、可生长的车站。车站同时具备交通属性和城市属性,成为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地,进而促进城市发展。

2022年5月,备受关注的深圳市西丽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设计及主体建筑设计方案征集定标结果公示,铁四院牵头设计联合体以“共赢的纽带”设计概念方案从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家规划设计机构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两年多来,盛晖团队齐心协力、大胆创新,作为首个真正意义站城融合的特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西丽高铁枢纽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换乘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枢纽之一。率先打造站、城、人共赢的生态枢纽典范,树立人与城市、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标杆。

▲深圳市西丽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设计及主体建筑设计方案

“建车站,建枢纽,就是建城市。”盛晖说,“站-城-人”的融合,将使未来的枢纽超越交通功能,成为时空连续体,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创建一种“工作-生活-文化”一体化的新城市形态

▲大师匠心,薪火相传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作为最新入选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盛晖用三方面的诠释他所理解的“大国工匠精神”。一是以人为本、城市宜居,要时刻关注旅客需要,通过节约空间更好契合城市发展,通过方便旅客践行以人为本。二是与时俱进、注重衔接,全过程、高站位考虑问题,注重与其他规划衔接配合,通过挖掘车站的新价值、新体验,使其成为城市活力中心,助力推动城市的发展。三是学科交叉、动态思考,他强调工程设计不能局限在专业领域,更需综合协调、融合发展。要以长远眼光,用学科交叉的思考模式、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需要、符合城市发展的工程项目。勉励青年人,奋发努力,争做服务国家战略的卓越人才。

《致敬大师》系列专栏编辑组

电话:027-85562360

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设计之都 武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