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社·生态新闻】冷空气来袭!今年冬天会更冷么?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明天(10月26日至27日)冷空气将继续影响北方,华北、西北地区东部等地的最高气温将降至15℃左右,东北大部最高气温在10℃上下,一些城市的最高气温还可能刷新今年下半年来的新低。经历了高温和干旱伴随的漫长夏季后,即将来临的冬天,会更冷么?

  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会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的音译,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气候现象。通常热带海温是比较高的,当热带海温比常年偏低0.5度并且持续5个月以上,认为是冷事件——出现拉尼娜现象;当热带海温比常年偏高0.5度 并且持续5个月以上,认为是暖事件——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图源网络

  据介绍,拉尼娜现象具有周期性,通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一般周期是2至7年,平均周期为4年,持续时间则一般为2年。这次拉尼娜若持续到今年冬天,可能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这也是21世纪首次出现的“三重”拉尼娜现象。

  什么是三重拉尼娜现象?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解释称:拉尼娜现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的,其和和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指的是东太平洋(有时也包括中太平洋)的海表温度连续五个月比平均海表温度低0.5度或以下的现象。而所谓“三重”拉尼娜现象只是人们取的一个名字,指的连续三个冬天都出现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低于平均海表温度0.5以下,也许连续四年也会起名“四重”拉尼娜现象。因此取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东太平洋的海温已经连续三年偏低。

  根据全世界包括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拉尼娜现象对气候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是:东太平洋海表温度降低,其海平面高度就会降低;但此时东太平洋旁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暖池”——西太平洋,因此西太平洋的海流会向西流到东太平洋,但正常情况下的海流流向并非如此;因此拉尼娜现象会改变海洋环境的分布,对海洋环流之上的空气也会产生影响,由此导致气候环境的变化。众所周知,海洋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子,东太平洋、西太平洋则都是海洋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十分关注拉尼娜现象也是因为海洋对气候的影响远远大于大气对气候的影响。

  一旦出现拉尼娜事件,特别是现在这样连续三年的拉尼娜事件,一般会导致哪些气候异常呢?高登义表示,所谓拉尼娜事件导致的气候异常一般都是统计的结果。例如过去曾经出现连续三年冬天都是拉尼娜现象,就会统计这三年我国是偏暖还是偏冷、其他国家偏暖还是偏冷,或者降水多少。这些都是统计的结果。只要样本足够,这种统计结果就有一定依据,有时可以说明问题。但如果样本不不多的话,那这种统计是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因此我们不能笼统预测连续三年拉尼娜现象究竟会导致哪些异常。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介绍,拉尼娜事件主要影响大气环流,通过大气环流再进一步影响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它不会直接带来某一种具体的天气,而是对短期气候有整体的影响。受拉尼娜事件影响最严重的是北美和南美地区,对于我国的影响需要借助海洋和大气环流等多个中间过程,总体上是间接影响。就我国而言,拉尼娜事件对东南部地区的影响更加明显。

  在拉尼娜年,低纬度地区的海水变冷,原有的气候系统平衡状态被打破。因此,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

  这个冬天会是“冷冬”吗?

  资料显示,1980年以来曾发生过两次连续3年的拉尼娜事件。第一次发生在1983年到1986年冬天,第二次发生在1998年到2001年的冬天。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通常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大范围降水偏少。但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当年气温偏高也时有发生,甚至暖冬现象也有出现。那么,接下来这个冬天会是个“冷冬”吗?

  

  10月9日,东北地区多地迎来了今年下半年的第一场雪。辽宁省铁岭市大部地区转为雨夹雪或湿雪,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此次降雪过程出现时间较常年偏早近20天,为近25年来最早。 图源:央视新闻

  高登义表示,虽然拉尼娜现象所代表的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海表温度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他海洋也会产生影响。而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因为其对我国的影响最直接。

  近100多年来,北极地区气温变化的最大的特点是气候变暖非常不均匀,也就是说,在北极的大陆地区气候变暖得非常厉害,而海洋地区的气候变暖就没有那么厉害,甚至没有变化,地区间的冷暖变化差异太大,就破坏了冬天北极上空二三十公里以上的平流层。正常情况下平流层是一个椭圆形的环流,基本上吹偏西风,其风向不会出现偏南的分支,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就不会南下;但由于北极的冷暖变化不均匀,北极上空就会出现偏西北的气流向南,这才是决定今冬到底是偏冷偏暖、还是忽冷忽暖的更直接的因素。

  我国今冬强寒潮事件有增强趋势

  首先,强寒潮与全球变暖并不矛盾。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更加不稳定,夏季暴雨、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冬季的极端低温、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例如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我国接连遭受极端寒潮的影响,出现大面积降温,多地出现了极端低温。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亮表示,从频率的统计上看,近20年来,我国冬季寒潮天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时空差异很大。空间上,寒潮天数减少主要发生在南方,但北方尤其东北地区寒潮日数并未减少。时间上,冬季前半段强寒潮的频次较多,寒潮减少主要集中在冬季后半段(2月)。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东部冬季最冷期,即每年最强寒潮事件的平均最低气温比1980年代和1990年代更低,也就是说,强寒潮事件有增强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的持续,冬季北半球发生极寒(寒潮)事件貌似已是‘家常便饭’。但是发生在哪里,什么时间发生,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气所姚遥副研究员则表示,温室气体的持续增加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暖,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层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以北半球来说,冬季极涡会更容易变得不稳定,在有利的大气环流系统的引导下,冷空气会更加容易和频繁地突破西风急流屏障,从而输送至中低纬度地区,引起极寒(寒潮)天气。

  (透视社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天气网报道)

  编辑:王娜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