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协商 共治共享,打造新型“四心”社区

“谢谢谢谢,真是太及时、太让人感动了!啥也不说了,我也要报名当志愿者,为社区作贡献!”

10月13日上午,家住鲁迅园社区(中山北路313号)的虞师傅到社区反映外墙下水管道泄漏、污水横流的问题。接到反映后,社区党委书记滕道香迅速到现场查看并联系维修人员,不到半天就解决了问题,让虞师傅非常惊讶和感动。

图为鲁迅园社区青年党员读书会

鲁迅园社区成立于2000年,因鲁迅楼坐落在此而得名,总面积0.2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485户,共4279人。社区党委下设党支部7个,现有党员232名。辖区内有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中国海监江苏省总队、省通信管理局等多家机构单位。近年来,鲁迅园社区先后荣获“江苏省健康社区”“南京市文明社区”“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京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南京市国际化社区”“南京市党员教育实境课堂”“鼓楼区五星级文明和谐社区”等荣誉。

发挥“三多”优势促进共治共享

鲁迅园社区秉承“强化党建引领,传承鲁迅精神,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理念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精神,坚持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发挥辖区单位多、人才多、资源多的“三多”优势,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协商,共治共享”的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

为更好发挥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作用,提升民主协商力度,鲁迅园社区着力强化制度机制,组建由党委书记牵头、5名党委委员和5名兼职委员组成的大党委,与辖区内的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中国海监江苏省总队、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等13家单位成立鲁迅园社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共谋共商、协调推进基层党建、社区建设和群众文化等活动。

同时,社区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多元参与助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和双向认领”工作,开展在职党员“送服务”活动。成立“鲁迅园社区书香轮值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日常微巡查、图书微管理、参观微接待和诉求微收集等活动。

鲁迅园社区党委书记滕道香说:“社区的事要共治共享,居民的事要共商共议,再难的问题也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自己发挥好带头作用,才能让居民感到信任和满意。我们党群服务中心前厅的背景墙上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几个字,既是鲁迅先生的名句,也是社区日常工作服务精神的体现。希望通过积极打造党员群众教育的主阵地、志愿服务的枢纽地、特色文化的展示地,通过阵地、活动、服务的共治共享,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创新教育方式培育特色品牌

鲁迅园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夯实阵地、强化教育、打造品牌、促进提升的思路,采取“3+4+1”的方式全面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充分挖掘特色党建阵地功能,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积极打造党员教育特色品牌,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提高社区党员的参与度,提升党员教育成效。

滕道香介绍:“‘3+4+1’指的是三个坚持、四个课堂和一个特色。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社区党委非常注重发挥党员骨干在党员学习教育中的引领和带头作用,通过‘3+4+1’工作方式的激发和引领,使得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更加能够凝聚一心,共同为建设和谐幸福社区而努力。”

社区党委通过坚持“党员骨干引领学”“人人参与主动学”“创新方式新颖学”等方式,充分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及红色教育基地,构建“四个课堂”——远程教育站点、三味书屋、树人学堂、红色基地,实现了党员教育“零距离”。

围绕鲁迅精神这张文化名片,社区党委致力于打造“一个特色”,即打造极具特色的“鲁迅课堂”,实现党员教育“品牌化”。邀请南京鲁迅纪念馆首任馆长徐昭武讲解“鲁迅在南京”以及鲁迅与共产党人的故事,邀请现任馆长、南师附中“走进鲁迅”课程项目负责人倪峰解读鲁迅名言,定期组织社区党员开展“我眼中的鲁迅”等读书交流会,结对南师大青年党员开展“不忘初心,担当青春”“百年‘五四’传薪火,不忘初心谱新篇”等主题读书会,使党员群众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鲁迅精神。

传承鲁迅精神打造“四心”社区

社区党委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传承鲁迅精神”的工作理念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推行“党建+文化”共同发展新路径,通过“组织共建、问题共治、赋能共融、活动共促”四项举措,打造文化“向心、暖心、润心、同心”的新型“四心”社区,形成服务与治理融会贯通的特色党建新平台。

社区书记带头“走出去”“请进来”,确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等意愿共建“点”,推动形成社区党委与共建党组织的连接“线”,突出党建共建、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党员管理等重点服务内容,拓展形成区域党建共同体覆盖“面”。完善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运行机制,引导对接认领困难党员群众“微心愿”,搭建社区、网格协商议事平台,将“挹事亭”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解决居民身边的揪心烦事。

问题共治架起党群“连心桥”,织牢党建联系网。落实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社区工作制度,搭建网格治理平台,建立“社区党委—7个网格党支部—11个院落党小组”的三级党建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7人,兼职网格员15人,实现力量在网格集聚、需求在网格征集、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把党建共建引领基层治理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

赋能共融传递积极“正能量”,加强示范点阵地建设。鲁迅园社区高标准建设鲁迅读书处(矿路学堂遗址),2020年被评为市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在老旧小区管理、居民自治等重难点领域,进一步打造党建品牌矩阵,推广先进做法经验。区域化共建开展以来,社区有30余项疑难问题经由党建联席会协商议事后顺利推进,社区养老助餐点用房、鲁迅楼打造及管理问题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成为了周边社区参观学习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鲁迅园社区党委通过积极拓展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全面开展党组织共学共建活动,创新共建共治的形式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共治共创的品质内涵。下一步,社区党委将用活党建资源,建立互联互通互动的工作机制,凝聚文化合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记者  王刚  刘婉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