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唱”!扬子晚报“昆韵·江南”1-4级昆曲考级冲刺训练营的学员上考场啦

                           

 


考试现场热闹非凡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0月29日,2022年全国昆曲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在苏州举行,共有近500人次报考。苏州市艺术学校校长王臻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次举行的是昆曲1到6级水平考试,报考人数是去年的一倍,参与者年龄最小的仅3岁。“在考级现场,我们欣喜地发现,通过扬子晚报前期打造的‘昆韵·江南’昆曲考级冲刺训练营,学员们对曲目的掌握越发娴熟,对昆曲的爱好也越发浓烈。”

上午10点,记者来到位于姑苏区校场桥路9号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考级现场,不少考生正在紧张地进行考前复习。其中,参与扬子晚报“昆韵·江南”4级昆曲考级冲刺训练营的学员丁梓玄正与几名曲友讨论着将考曲目的内容。作为一名“昆曲迷”,丁梓玄已经学习昆曲3年了,除了加入曲社学习,还在考前报名了扬子晚报“昆韵·江南”4级昆曲考级冲刺训练营,进一步纠正唱腔错误。“有了老师的点拨,让我对于今天的考试非常有信心。同时,非常开心能有参加考级的机会,既能检验自己一年的学习成果,又有机会可以和各个地方来的曲友一起交流切磋,收获非常大。”

在一号考场教室里,记者看到身着一袭红色戏服的5岁考生郭粟,沉着冷静地随伴奏、字正腔圆地唱着“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虽然年龄小,但郭粟学昆曲已经一年多了,是扬子晚报少儿昆曲夏令营及3级昆曲考级冲刺训练营的“忠实小粉丝”。“我喜欢昆曲,喜欢穿漂亮的衣服、戴漂亮的头饰,我还要一直唱下去。”

“冲刺营老师指出的咬字与节奏问题,我在考试时都注意啦!”考生王以桐激动地说道。作为扬子晚报“昆韵·江南”4级昆曲考级冲刺训练营的学员,王以桐对于此次考级信心满满。在上完两节冲刺课后,王以桐每天都会私下练习,将老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反复改正、强化。对于顺利通过考级,王以桐骄傲地表示,自己还要继续学好昆曲,然后来考5级、6级,一路考下去。

对于此次1-6级昆曲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苏州市艺术学校校长王臻表示,今年的报考人数近去年一倍,共有近500人次报考,考生来源也非常广泛,有来自各学校、曲社,及培训机构等地的“昆曲迷”。通过昆曲考级,让热爱昆曲的人都能够参与其中,把昆曲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考级现场,我欣喜地发现,通过扬子晚报前期打造的‘昆韵·江南’1-4级昆曲考级冲刺训练营,学员们对曲目的掌握越发娴熟,对昆曲的爱好也越发浓烈。”王臻表示,接下来,将通过与扬子晚报打造更多的系列训练营,让更多的“昆曲迷”爱好昆曲有机会参与、想学昆曲有地方学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编辑:秦小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