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以小剧场探索创新,百年扬剧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千里江山,青绿山水,北宋年间,少年传奇。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凝聚着天才画家王希孟一生的心血。传至今世,无论是画是人,都成经典传说。

10月31日下午,由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打造的《千里江山》首演,这也是百年扬剧史上首部小剧场剧目。


《千里江山》首演

设定北宋画家王希孟是扬州人

北宋政和二年,汴梁樊楼之上,落魄少年画师王希孟,因报考皇家画院名落孙山,借酒浇愁,惊扰到了正在此处独饮的宋徽宗。宋徽宗也不在意,反而约他共饮。

演出现场

席间提及,王希孟本是扬州人,从瓜洲渡口,沿着运河前来,自认画才艳绝天下,落榜自然愤愤不平。宋徽宗现场让他以酒为墨,霎时间案头起伏连山水。宋徽宗怜惜眼前年轻人,随即召唤他入宫,收他为徒。

进宫百日,独得圣恩。亲自授画,朝随夕伴。可是王希孟竟一日日消瘦下去,宋徽宗放心不下,亲自前往看望,见王希孟已经睡下,也就不便打扰,反而为他守坐一夜。刚欲离去,却发现王希孟所穿鞋袜,初更之时,尚且一尘不染;时过五更,居然尘土布满、袜底磨穿、棉崩线绽!这一夜,自己明明陪在他的身边,为何如同长途跋涉一般辛苦?

宋徽宗问他,夜里去了何方?王希孟回复,有一位女子,夜夜来梦中寻他,玉质仙姿、明眸善睐,仿佛兮若泉涧之花影,飘摇兮若山巅之流云,带着他踏遍千山万水,游历大好河山。

宋徽宗大惊,他知道这位梦中之女名为瑶姬,那是屈原之山鬼,曹子建之洛神。若是跟了她去,势必性命不保。因为自己在年少时,也曾在梦中遇见她,夜夜化鹤而去,最终自己幡然醒悟,断然告别。

演出现场

宋徽宗知道如果痴迷下去,王希孟命不久矣。但是王希孟心意已决,誓将这梦中的山山水水、层层叠叠、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一草一木、一橹一篙、一村一落、一歌一俏绘成卷、写入画,百岁之身,不如一画之存。

最终,《千里江山图》成,王希孟逝,宋徽宗赐画于蔡京。


首次尝试小剧场剧目

具有实验性、探索性

这是扬剧史上首部小剧场剧目。所谓小剧场剧目,就是在较小的剧场,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表演。以《千里江山》为例,就是在扬州戏曲园的小剧场,而非正式大剧场中上演的。以往戏迷们观赏扬剧剧目,一台完整的扬剧,基本时常在2个小时以上。而一般的折子戏,也让戏迷们听不过瘾。这部《千里江山》时长80分钟,更适合现代年轻观众们的欣赏习惯。目前,各种小剧场剧目在国内方兴未艾,所以,扬州市扬剧研究所首次尝试了小剧场剧目。

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李政成介绍,这部《千里江山》首演之前没有任何视频、照片外泄,却已经收到了北京、上海等小剧场艺术节的邀约。那是因为这部剧的主创人员国内一流。导演韩剑英,为扬剧执导过《不破之城》《衣冠风流》等剧目;编剧罗周,想象力丰富,将历史上记载极少的王希孟写成了扬州人;音乐设计朱立喜,在保持扬剧的唱腔为本,还加入了很多现代音乐的元素,让这部剧听上去更加时尚好听;舞美服装设计秦文宝,没有受限于小剧场的面积,而是用几道可以移动的纱幕,就能营造出酒楼、宫殿、画院、梦境等场景,服装色彩更是清雅脱俗,一笔丹青,横绘华服。

小剧场剧目的演员人数不多,在《千里江山》中,主要演员也就是李政成(宋徽宗)、游佳琦(王希孟)、陈芝越(瑶姬)、张卓南(蔡京)四位。每位演员都将自身人物的特点,表演得惟妙惟肖,宋徽宗的爱才惜才、王希孟的天才狂傲、瑶姬的美若天仙,蔡京的溜须拍马,个个令人叫绝。

“小剧场剧目对于扬剧而言,具有实验性、探索性,我们首演后,也将请教专家和观众们的意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打磨。”李政成说。

通讯员 汤玉祥 记者 王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