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选择

幽灵般的疫情,又一次偷袭了我们的城市。

作为人民警察,警令如山,坚守岗位是使命使然。

桃工作于交通治安分局,她的丈夫工作在远离市区40公里的市警校。两年前,桃做了新手妈妈。朋友圈里,她时常以细腻笔触分享工作心得,也有孩子成长的生活点滴。她把家里不用的废旧玻璃瓶都涂上色彩、画上图案,一番雕琢,做成了兼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只此一点,便可感受到桃是个浪漫到骨子里的女子。

浏览朋友圈时,我看到了桃发了一句话:“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只是在收拾好东西,和我姑娘抱头痛哭分离的那一刻才刻骨铭心。”

感同身受,仿佛是看见了上一次抗疫时离开家门的自己。无需多言,一句话:职责所在。疫情来临,人民警察与医生护士一样,是走出家门与疫情作战、守护更多人安危的特殊群体。因为这份职责,这位年轻的母亲不得不与她的孩子做短暂的离别。

又两日,看到同年入警的战友华的朋友圈。华在市局机关工作,而丈夫是一名交警。平日里,看她的朋友圈,总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确幸,品味人间值得。

华发的朋友圈是热气腾腾、活色生香的。在周末、节假日,她经常晒出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女品美食、看美景的欢愉,晒出亲手制作一个月不重样的爱心早餐,晒出新近发现的美食餐厅,回家路上遇到下雨也发的是“嗯,好雨,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逢年过节,她晒出与父母亲朋的相聚,文案则是“永远心里有爱,眼里有光”“心里藏着小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一半是工作,一半是生活,两样皆充满热爱”……每每看到这些,不知不觉中,会被她精致用心的生活热情所感染,感觉无形之中接收到了满格的正能量。

而这一次,她发了一个不甚高调的朋友圈,配图是微信里她与双胞胎孩子的对话截图。内容如下。

佐佐:“妈妈,我把琴弹完了,妈妈,你晚上能回来吗?”

佑佑:“妈妈,我也弹完了,你和爸爸晚上能回来吗?”妈妈这边却没有回应。

文案仅有五个字:警察的孩子。简单的5个字,流露出一个警察妈妈的内疚和双警家庭的不易。路过的警察纷纷点赞,战友们以无声的赞报以深深的理解和对警宝的疼爱。

华极少发这样的朋友圈。此前从未见她抱怨过工作的辛劳,也从未表达过因工作带来的感伤。这一刻她心中必定是感慨万千。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与孩子离别。疫情期间单位实行闭环管理,可能连续多日甚至一月要吃住在单位,两个孩子在等她归家,她又何尝不想陪伴在孩子身边?

这一刻的5个字、1张图,是她当下所有情绪的真实表达。我想这一对如小树苗般茁壮成长的双胞胎儿女,此前也必然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小学刚刚毕业的他们,对父母的职业有了一定认知,也许他们已能够理解警察父母的担当。若现在还不能,那日后,他们必定会清楚做警察的爸爸妈妈与他们的诸多次离别,是为了更多人更多家庭的团聚。

这些年身为母亲,亲身体会过,看到过身边女警们因为工作与孩子的离别,也在书里读到关于母亲与孩子的离别。其中最动容的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和他孩子宁儿的故事。

回想第一次读到赵一曼的故事,是在警校的图书馆。那时我20出头,青春、率真、意气奋发,胸中有万丈豪情。书里讲到,1935年11月,共产党员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被俘。在狱中,日军对其动用酷刑,但她始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被日军折磨了九个月酷刑后,1936年8月2日,她被押往刑场。在生命最后一刻,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她丝毫不惧怕日军的屠杀,只是为牵挂的儿子写下了一封信。我读到一个抗日女英雄的英勇豪迈、凛然大义,被她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所震撼。一个31岁的女子,能有如此的气魄,实在是了不起的。

10多年后,已做母亲的我再次读到赵一曼的故事,有着与先前不一样的感受。赵一曼在牺牲前写下一封遗书,一封给未满6岁儿子的家书。直到21年后,儿子宁儿才看到母亲的信。这封充满浓浓亲情的家书中,赵一曼表达了对宁儿的想念和不能养育他的愧疚。原来在宁儿未满周岁时,赵一曼抱着他拍下了一张合影后,便把他托付给了伯父收养,而自己远赴东北,投入抗日。

我在想,那时那刻离开年幼的孩子时,作为母亲的赵一曼一定也有着犹豫、焦灼、担忧、牵挂,种种思绪万般不舍!她可曾想过,此去山高水长,此去相隔千里万里,也可能再也不见,一走便是永别?

想到这里,我的心沉沉的,我为这段故事感到心疼。赵一曼爱着自己的儿子,更深爱着祖国。她选择了为保卫祖国为民族独立而英勇奔赴。选择了挺身而出,所以无法顾及儿女情长,只能割舍,只能放下!她也许知道,自踏上抗日征程,与宁儿恐难再相见,但她还是毅然与宁儿离别,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艰难的抉择?

我的心疼,皆是因此。心疼这个母亲,心疼他幼小的孩子。

我身边的女警们担负的使命远远没有赵一曼那样伟大,做的大多也是平凡、琐碎、为人民守护平安的小事。但每次任务来临,她们义无反顾放下怀中的婴儿,放下牙牙学语的幼童,放下需要她辅导功课的少年,匆匆告别抑或来不及告别就迈出家门,迈向岗位和责任。

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她们坐在工作台前,盯着电脑屏幕时时更新的信息,分秒必争地拨出一个个流调电话;她们穿着防护服,提着高音喇叭,走在大街小巷里劝返人群、宣传防疫政策;她们在市民广场维持着第N场核酸采集的秩序,一场大雨突至,雨水浇湿了执勤服;她们也和志愿者一起,帮着辖区不能出行的人们送去蔬菜和生活必需品……平日里,她们参与巡逻防控,也许只是救助了深夜睡在街边的醉汉和无家可归的老人;她们参与矛盾调解,也许只是及时出现化解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邻里纠纷,她们参与护学岗,也许只是在学校门口领着一个个小学生安全过了马路……

她们的工作同万千男警一样,何其平凡但又何其不凡!走出家门,行进在路上,也许她们一次次照顾的是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小孩,操心的是别人的生命安危,处理的是别人的家长里短,但这份仁爱,这份博爱,恰恰是这个职业赋予她们的“特权”。她们付出真诚和友善,也付出智慧和汗水,她们迎接困难和挑战,经历艰辛和苦痛,但也收获满足和快乐。

革命战争年代,如赵一曼那样的母亲们为了民族大义舍己抛家。今天,为了击退无形的病毒,她们和男警们,和医护人员、志愿者们站在一起,竭心尽力,守土尽责,组成安全屏障,为抗疫胜利发出一份光热,奉献女警的力量,坚持,再坚持,坚守,再坚守。

又看到桃最新发的朋友圈:“愿我们的回家之路不再曲折漫长,希望我们都能早日看到团聚之光”。

是的,我们都期待云开雾散,山河无恙,待到抗疫胜利时,所有人平安归家。

那时,离家多日的警察妈妈们,做完了手头工作,伴着星辰月辉,或许踏着晨光熹微,欣然走进家门,看到那个正睡得酣甜、粉嘟嘟小脸露出微微笑意的小孩,她满身的疲惫一扫而光。呵,我又见到了我的小宝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