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书写爱国篇章,戏韵唱响时代赞歌

——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提升版正式首演

11月1日晚,由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的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经过加工提升后在浙江湖州大剧院正式首演。该剧讲述了屠守锷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导弹研究一线,终于在1980年成功发射的感人事迹。在近两个小时的精彩演出中,婉转清丽的湖剧唱腔展现屠守锷“揣梦、筑梦、圆梦”的家国情怀,别具匠心的剧情设计深入人心引发情感共鸣,观众不禁潸然泪下,演出获得一致好评。

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演出剧照

当第一颗远程导弹穿过云端,越过赤道精准命中目标,当中国科技声振寰宇,国防力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时,是他,少时立下砥砺强国之志,中年坚守拳拳爱国之心,垂暮不舍炙热报国之情,于绝境中开创伟业。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洲际导弹之父——屠守锷。2022年是“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诞辰105周年,在他家乡浙江湖州,为加快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增强文化自信力,文化工作者们以他的生平为蓝本创排了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

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演出剧照

《国之守锷》主创团队由国家一级编剧夏强、国家一级导演倪东海、研究馆员周波、副研究馆员刘大海、国家一级作曲刘建宽、国家一级舞美设计裘冰、国家一级灯光设计杨光明、国家一级演奏员裘钢等组成,多位湖剧老艺术家为专业指导,以湖剧传习中心演员为演出班底,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直面国之患、时之需,上下求索一条强国之路、复兴之路”的英雄气魄,其演绎的人物故事、参演演员、乐队均来自湖州本地,实现了“英雄人物本土化,本土人物戏剧化”。

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演出剧照

披肝沥血志不移 :从“常败将军”到“利刃出鞘”

今年7月份,原班人马在去年试演剧目的基础上,迎着酷暑深耕打磨、提升排演,深入挖掘湖州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创作增加了“在美国读书”“苏联专家撤离”“洲际导弹下马”等重要篇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让角色塑造更加立体丰满、有血有肉。在没有国外专家支持、没有先进计算设备的条件下,一次次的风雨挫折,让屠守锷被人调侃为“常败将军”,自嘲也罢,骂名也罢,“披肝沥血无怨悔,励精图治献忠魂”的铮铮铁骨从未改变,他与黄志良、张长征、鲁丁等人一步步咬牙坚持,硬是用手中的算盘,打出了一片天!

主创团队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创排推进会,在剧本构思、台词斟酌、唱腔设计等方面不断改进深化,用肢体语言和戏剧冲突展现生动且深刻的英雄人物形象,在串珠成链的叙事铺陈中将屠守锷为国立志、为国求索、为国奉献的一生依次呈现,以“小”见“大”,戏剧张力更强,时空交叉间让人物真实情感自然流露,融汇了更加浓烈的“师生情”“战友情”“夫妻情”“家国情”。

只要国家有需要:从“我要造飞机”到“我要造导弹”

1956年,本在北京航空学院教授飞机设计和制造学科的屠教授,突然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一纸调令,新中国刚刚诞生,国防建设需要大国重器来筑起坚不可摧和平盾牌。但是,造飞机与造导弹大相庭径,面对极其艰巨的科研任务,屠守锷几番斟酌后作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决定,临危受命担起重任,至此开启了东风导弹研究新进程。

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演出剧照

漫漫科研之路,何其艰辛!舞台表现上,《国之守锷》应用大块面冰屏、纱幕、摇车、控台等多种高科技媒体手段,层层空间相互嵌套,呈现三维空间的立体感和真实感,配合灯光、音效营造出狂风大作、黄沙滚滚等舞台意境,糅合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虚实相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全景式再现光辉历程,沉浸式升级审美体验,精妙的编排让观众与演员们一起踏入那一段感人肺腑的峥嵘岁月,见证中国航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演出剧照

发出时代最强音:从“中国何时强”到“中国定能强”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尖端科技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的精品湖剧现代大戏《国之守锷》,始终秉承“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离合悲欢,谈故涉险,均综错其中”的创作宗旨。剧中,两次发出“中国何时强”的悲鸣,直到东风导弹一飞冲天,吹响“中国定能强”的号角,此时完成全剧的主题升华。国家一级导演倪东海表示,这部剧既是对“家乡戏”湖剧坚守与传承的一次创举,也是对中国第一代航天人百折不回、昂扬向上精神的一首赞歌,立志打造成为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红色戏剧标杆。

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演出剧照

湖州文化工作者们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剧为窗口,挖掘阐发、传承弘扬本土地域独特的科技英雄文化,以文艺精品赋能人文新湖州建设,用湖剧讲好家乡故事,唱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