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线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 吴忠科技特派员让科技在泥土里扎根

 来源: 吴忠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市科技特派员进一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连日来,科技特派员们对报告中提到的关于科技工作的内容仔细领会,并从中深受启发、备受鼓舞。

“杨老师来之后,我们在技术上再也不愁了。跟着杨老师干,真的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1月1日,望着长势喜人的火龙果,吴忠市利通区绿之缘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李萍深有感触地说。

李萍口中的杨老师,是利通区上桥镇罗渠村七队的科技特派员,也是吴忠市利通区绿之缘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杨国军。2012年,杨国军自筹资金20万元从广西引进20000株火龙果种苗试种,经过不断地尝试,如今,红心火龙果不仅在利通区“安了家落了户”,还成为宁夏首家大型富硒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直接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在杨国军看来,作为一名党员科技特派员,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电商服务细节上下足功夫,积极运用新手段、依托新载体,拓展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把利通区的特色农副产品做大做强。

“人才兴则事业兴。”宁夏昊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马克云大力实施粮改饲、优质高产苜蓿、农业高效节水等项目,持续推进宁夏昊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种植业结构调整,鼓励开展“冬麦+青贮玉米”“黑麦草+青贮玉米”等一年两茬种植。2021年,该公司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基本实现自给自足。马克云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很多内容都讲到了农民心坎上。作为一名农村致富带头人、一名科技特派员,在新时期,将继续立足于服务好农业实际生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盯前沿知识和技术进步,勤学深钻,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到田间地头。”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市科技特派员已成为科技扶贫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手”。自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科技特派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做最暖心的志愿者,关注农副产品滞销后问题,在利通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协会会长丁秀琴的带领下,科技特派员们又做起了农户的“代言人”和“快递员”,帮助农户推销运送鲜食玉米、大青葡萄等农副产品3000余份,蔬菜上万余斤。同时,为利通区红十字会捐款,累计捐款70000元,累计慰问捐赠口罩,方便面,苹果,葡萄,蔬菜,面包等各类防疫物资1000余份,让科技力量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绽放光芒。

科技创新,让技术“长”在泥土里。这两天,丁秀琴不间断地带着部分科技特派员走村入户传递专业技术知识,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丁秀琴表示,将继续带领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作用,将先进的实用技术深入推广,努力扩大服务项目,争当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员、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中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冯荣 何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