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栖大会丨他们因为同一件事,出现在主论坛上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祝梅 沈琳 赵路 摄影 孙金满

11月3日,2022年云栖大会如约而至。上午主论坛接近尾声时,追光动画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洲登场。

从2019年的《白蛇:缘起》到今年新上映的《新神榜:杨戬》,在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追光”算是一直站在聚光灯下。这样一家动画电影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在云栖大会现场?

屏幕上的一组数据可以解密:每一部CG动画电影,都与“云”密不可分。而《杨戬》是追光动画历史上渲染量最大的影片,其Task总量达到89852。

这是什么概念?于洲说,每个task耗时在两周以上。

除了时间问题,更重要的是精度。比如,《杨戬》单帧渲染时长达到48小时,一帧尚如此,对一部长达127分钟的电影来说,这得是多大的渲染量?

这意味着,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对算力和存储的性能需求均远超预期。

很多人都对《杨戬》中的一些片段印象深刻,而要让人物形象脸上蒙着的一层薄纱看起来更为逼真,同样需要技术的力量。“现在大家都说元宇宙,我认为目前元宇宙还处于发展初期,而动画电影技术和创作能力将是构建元宇宙的重要基础。”于洲说。

如果说于洲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与云的关系,上午主论坛的嘉宾阵容和演讲主题也很值得“盘一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凝晖,讲的是算力为何是基础设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讲的是如何借助脑成像技术的创新突破,给人脑“摸个底”,通过绘制脑地图更好地理解脑,发展类脑智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崂山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则希望看到“透明海洋”,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想知道今天的海洋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也想知道,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我们如何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话题看似五花八门,但每一件事似乎都与云计算、海量数据、技术的“瓶颈”分不开,而数字孪生系统,也是嘉宾们提到构建技术体系、观察管理全生命周期的高频词。

回想主论坛一开始,阿里云总裁张建锋的话,星光闪烁的嘉宾阵容为何会出现在今年云栖大会上也就有了答案:

云的出现,一开始带来的是组织结构的变化,但很快,结构的变化就催生了新产业、新生态。在更多软件“因云而生”之后,技术研发已步入软硬件协同创新的“深水区”,云计算正在创造越来越多的终端形态。

“云端加速融合,算力正在不断从终端转移上云,这让终端突破了物理限制,不仅手机、电脑、汽车、音箱会变成计算机,未来万物皆是计算机。”张建锋说。

大会现场有一个场景一闪即逝:Rokid推出的AR眼镜接入了阿里云无影架构,利用云上算力,用户打开仅有85克重量的眼镜,就能在眼前的虚拟现实画面中,与人聊天、办公,并且还能做3D渲染、大数据编程等复杂工作。

不用背着一台实体电脑跑东跑西,听起来还蛮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