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笨功夫”练就“真本事”!来看宁波这位90后养老护理员的“工匠”之路

11月3日,记者从宁波市民政局了解到,宁波“90后”养老护理员徐丹入选2022年浙江工匠拟公示名单,是宁波最年轻的养老护理员“工匠”。

被问及如何看待“工匠精神”时,徐丹告诉记者,“养老行业是门技术活,也是良心活,要用‘笨功夫’练就‘真本事’,用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和坚持到最后的执拗,使自己成为手中有艺、心中有爱、脸上有笑的养老护理员。”

护士or养老护理员

她选择了后者

1990年出生的杭州姑娘徐丹,学的是护理专业。

“毕业那年,很多同学直接进入医院,开启护士职业生涯。而我在家人、周围人的反对声中,跨入养老服务行业。”徐丹说,在当时的人看来,养老护理工作是门槛低、收入少、脏苦累的代名词。

对此,徐丹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护理工作就是要运用专业能力,让更多人尤其是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尊严。我想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大家的看法。”

2010年,徐丹毕业后进入养老行业。因为技术水平、实战经验丰富,2014年,宁波海曙广安养怡院向她伸出橄榄枝。

准备在新环境中干一番事业的徐丹,却在语言问题上遇到差点过不去的“坎”。

“大部分老人都讲宁波方言,又听不懂普通话。有时他们跟我说话,我要反应半天。时间一长,就给老人们留下反应迟钝、不搭理人的负面印象。”为了能与老人们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徐丹努力突破语言关,每天下班后,除了反复练习护理技能之外,她还刻苦学习方言教材,同时虚心向院内老人请教,反复研究如何用老人听得懂的方式进行有效沟通。 

八年磨练

潜心钻研护理技术

今年是徐丹进入海曙广安养怡院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了。她扎根护理工作一线,潜心钻研护理技术。

2019年,徐丹赴日本研修照护技能,回国后开设了“护理微课堂”,为护理员传授从日本习得的照护知识,分享护理心得。

她还组织实施了“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培训”项目,为来自街道、社区的失能老人家属、社区志愿者分批进行专业化家庭照护培训,提升了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专业能力,改善了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近四年,已培训近1000余人。

“我想通过自己的成长历程,来带动和我一样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宁波养老服务事业。用专业的力量,去改变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的认知,让家属放心,让老人安心。”徐丹表示。

记者 林微微 通讯员 杨元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