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深圳新发现一片珍稀半红树群落 经专家鉴定系野生海杧果,在国内非常罕见

11月6日,记者从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获悉,经国内红树专家鉴定,近日由深圳环保志愿者马海鹏在大鹏新区南澳街道办事处发现的一片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野生半红树为海杧果群落,如此大面积的集中分布的海杧果林在国内非常罕见,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据马海鹏介绍,10月下旬他在一次在徒步过程中,在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辖区凯旋湾附近的一个靠近海岸的山林中偶然发现了这片野生半红树,疑似海杧果。常年的环保工作经历让他对这个发现兴奋不已,随即通知了正在进行深圳红树林调查的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海超。11月4日,周教授带领深圳大学红树林调查团队来到现场,经过勘察,发现这个原生半红树群落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数量超过600株。调查人员综合调查分析后发现,这个半红树群落发育健康完善,高度均在10米左右,胸径15-25厘米,林下的小苗更新健康。随后,周教授将这一发现向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文卿进行了通报,经王教授鉴定,这个半红树群落确系海杧果,而且如此大面积集中分布的海杧果在国内非常罕见,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周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深圳大学红树林调查团队正在密切跟进这片海杧果群落的进一步调查和保护工作。

据周教授介绍,海杧果(Cerbera manghas L.)也叫海檬果,是一种夹竹桃科的乔木类半红树植物,与另外一个有名的半红树植物银叶树一样,两者均能在潮间带生长繁殖,也能在滨海陆地非盐渍地繁衍生息。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亚洲和澳大利亚,国内有野生分布海杧果的省份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港澳台地区。由于海杧果的生境为海边或近海边的湿润区域,因此也是滨海公园景观树和滨海行道树常用的树种。

“广东省为海杧果的主要分布区域,然而目前学术界和民间对其重视和关注仍然不足。这次在深圳大鹏新区发现的这个大面积野生种群对研究红树林在深圳的分布和野外生长状况有很大价值,正值《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和日内瓦召开,相信这个发现不仅有利于推动红树林在深圳的调查工作,也会为深圳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更好的研究案例。”周老师说。

▲在大鹏新区最新发现的野生海杧果群落。 马海鹏 摄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