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丨朔风起 地始黄 开启秋收冬藏的旅程

浙江新闻客户端监制 吕玥 策划 黄轶涵 编辑、视频 王金帅

 


倏忽秋又尽,今朝恰立冬。斗转星移间,冬,静悄悄地来了。

今天我们迎来了今年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立冬代表冬的开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意思是,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

古人见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这与寒露时“雀入大水为蛤”同属古人的美丽误解。

立冬时节,我国流传着很多习俗,比如古代立冬这天有“迎冬之礼”,而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人们更鲜衣以相揖,喜庆热闹,谓之“贺冬”。

除了迎冬、贺冬之外,立冬还有一个重要的一个习俗就是“补冬”了,正所谓“立冬进补,开春打虎。”

立冬后,人们习惯通过进食驱寒,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在浙江,补冬首选的食材应该就是羊肉了。

产于杭嘉湖平原的湖羊是南方羊肉中的佳品,作为江南水乡的湖州市南浔区石淙羊肉,在明清时期就已享誉海外。

无锡人立冬时要吃团子,立冬的团子是用新上市的秋粮做成,包上豆沙、萝卜、猪油、酱油等制成的馅,很是美味;在潮汕,立冬有吃甘蔗、炒香饭的习俗,用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等做成的香饭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还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晨钟起,暮鼓扬,秋收尽,华叶衰。立冬过后,寒风一天比一天凛冽。骤变的天气让不少人感到不适,稍不注意就可能得病。

专家提醒,立冬养生应以养藏为原则,养精蓄锐。

不知不觉,我们又走过了一季岁月

时光荏苒,一年将尽

所有的悲欢都成过往

所有的欢笑希望都在未来朝我们招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